[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民生 > 正文

千古功过谁评说——宗祠翻修 引出黄梧风云录

zz.fjsen.com 2013-08-01 17:04  曾炳光 杨清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仰星楼遗留的大炮,曾在抵抗郑经时发挥作用

【一门锈火炮】

土楼家家有炮眼

曾抵郑军护族人

在距离宗祠不远处,有一座叫藩垣楼的土楼。黄梧宗祠理事会会长黄明坤就住在楼内。大楼地基为条石砌成,高3米,楼壁宽近2米,正面两侧预留2个火炮眼,“我小时候,这里还可以看到火炮”。

黄明坤介绍,藩垣楼原为3层,1958年,第三层被拆除土墙,目前还住着34户人家,“当时3楼有观察眼,家家有炮眼”。楼的正面为直线分布,背面为半圆形,与土楼前的半圆形池塘形成一个圆。

为什么土楼要建成这样的构造呢?

在藩垣楼身后,还有一座圆形土楼,叫仰星楼。楼内住户黄玉清保留的一门祖传火炮,重约300斤,长约1.5米,3人合力才抬得动。

黄志耀介绍,这门火炮在顺治年间算是比较先进的武器。当时,藩垣楼建好,黄梧看到这里地势较高,可以相互接应,所以又建了仰星楼。为更好地防御外敌,就在这两座楼中间又建了炮台,安放火炮。“仰星楼建好以后,就在这里安排了四门火炮,主要防止郑经来攻楼。”而藩垣楼之所以建成半圆形,直线部分直面漳州来客方向,黄志耀认为,就是为了便于瞭望,将炮眼对着大路,易守难攻。

据《霄岭黄氏族谱》记载,康熙十四年(1675年),郑经围困漳州城不破,便派3000多兵将到平和小溪扎营,要消灭黄梧宗亲。宗亲惊悉后全部躲入藩垣楼中,闭门抵抗近2个月,直到援兵到来才解困。“当时仰星楼四门火炮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很可惜,这些火炮在1958年‘大跃进’时,有三门被炼成钢铁,只剩下这门小一些的火炮。”

  • 责任编辑:陈颖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