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正文

漳浦有个“南安村” 哺育三代“泉漳人”

zz.fjsen.com 2013-09-02 11:03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1984年建起的两层石板房,当时石板房可是村里财富的象征。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为支持南安山美水库建设,库区1.8万多村民被分批安置他乡。作为外迁安置点之一的漳州共接纳了1700多户,共9800多人。迁移已成过往,当年那些“为了大我,舍弃小我”的村民如今已哺育第三代;41年过去,背井离乡的他们已在异乡创造出新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漳州安置点之一——漳浦县大南坂镇新民村,倾听这个特殊群体——“泉漳人”的声音,了解他们在异乡的生活。心安即家,在他们心中,南安、漳浦都是故乡。

口早报记者 李昌乾 文/图

语言融合

从沟通不顺到互通

三代人跨越41年

年过六旬的黄万土是从南安到漳浦的第一代移民,1972年,与南安九都相伴19个春秋之后,他赶上了一个特殊时间节点,举家6口迁往另一个陌生地——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镇新民村,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初从南安过来,由于与当地语言不通,原有的朋友又很难联络,村民的生活难免磕磕碰碰,赶集、做买卖时,沟通不顺的事时有发生。虽说在这边生活了41年,但由于全村都是移民,因此老一辈村民到现在仍保留着南安口音。黄万土说,如今他仍不会讲当地话,但听得懂;当地人也能听得懂他们的话,但同样不会说南安口音的闽南语。

上世纪80年代,迁移过来的第一代在新民村养育出下一代,与当地人的文化、语言差异,在新一代身上还能隐约看到。黄艺真是黄万土的三女儿,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留守”青年。她在村委会旁边经营一家小卖部,丈夫在村里的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她说,父辈那代受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与外界的接触也较少;相比父辈,他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接受的教育多了,与外界的接触也多了,不过仍保留着南安口音,读书时难免因口音问题,与当地学生闹些小笑话,起些小争执。

随着两地人彼此间的交流与互通,如今的第三代学说当地口音的话已不成问题。黄艺真说,自己学生时代遇到的那些事,到了女儿这一辈已不再出现。在老一辈看来,从前听不惯被称作“南安仔”,现在已经习惯,有时还觉得挺亲切的。

新民村村支书助理蓝伟彬说,在村庄道路旁边,现在也有些漳浦当地居民入住新民村。村民说,近年来有不少当地人嫁到新民村,新民村也有些村民与当地人通婚结成邻里,通过多年的联姻,两地人彼此间的感情也在进一步加深。

  • 责任编辑:陈颖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