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民生 > 正文

漳州昔日“绣娘村”百户仍操旧业 75岁老人刺绣忙

zz.fjsen.com 2013-12-11 09:4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漳州将打造“刺绣一条街”》追踪

75岁的王盆左正忙着刺绣

东南网12月1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韩丰 张伟华 文/图)甘棠村要建漳州首条“刺绣一条街”,这一消息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漳绣这一传统工艺如今日渐衰落,为什么这里仍有这么多人做刺绣,还能打造刺绣一条街呢?

昨日,导报记者走进甘棠村探究一二。

现状:从小摸针线 姑娘都会刺绣

芝山镇甘棠村,比邻市区,不太起眼。村里安静得很,放眼望去,有几位村民弯腰忙活着农田的活儿。原来,村里的女人们都宅在家中飞针走线呢。

说到刺绣,75岁的王盆操着一口闽南语,滔滔不绝。老人虽上了年纪,但眼不花,不用戴老花镜,轻轻松松就能将红线从细小的针头穿过去。

王盆说,村里的女人们没有不会刺绣的,母亲教女儿,嫂子传姑子,祖祖辈辈,就靠着一双灵巧的双手,在绸缎、布帛上,绣龙绣凤、绣花绣鸟。

王盆的生活半步不离刺绣。5岁时,她的刺绣功夫就很不简单了,帮着母亲打下手,就算到了古稀之年,也一边忙家务,一边做绣活。

王盆说,甘棠村不大,过去可是“绣娘村”,就算漳州其他地方有绣娘,那也是村里的姑娘嫁过去的。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绣娘大都“金盆洗手”,就连甘棠村,也从全村4个社,到现在仅剩的甘棠社,还保留着漳绣的技艺。

“其他地方也有绣娘,但就剩甘棠社比较集中了。”王盆说,甘棠社300多户人家,至少有100户还在做刺绣手艺。

历史:集中在西郊 清朝最鼎盛

芗城区方志办专家陈乔森说,漳州刺绣早期是民间女红,宋、明时期,就出现了家庭作坊。刺绣大都集中在西郊,甘棠村也在那范围内。

到了明代,就有专营的绣品铺,如今漳州的新华西路,在当时可是绣庄聚集地,繁华依旧。

漳绣到了清朝时期,处于鼎盛时期,有“开芳号”、“文彩号”绣铺,后有“漳彩”、“潮记”、“玉漳”、“义兴龙”等家。据悉,在明清两代,漳绣一直是朝廷贡品,又是著名的出口商品。

民国时期又有“丰华”、“原通”、“锦云”、“原远”、“达记”“锦祥”、“锦兴”等20多家。

陈乔森记得,漳绣主要集中在漳州西郊,金峰村、西洋坪村、甘棠村等。

他回忆,小时候,外祖父开了家“玉时昌”绣庄,他曾帮忙送绣稿到那儿。“刺绣半成品再被拿回绣庄,加工成绣花鞋。”

文革时期,漳绣被归类为“封资修”,村妇不敢刺绣,反倒是国外销路走俏。陈乔森回忆,上个世纪60年代,他在外贸公司上班,“订单大都是从东南亚、港澳来的”。

探因:保留漳绣 或与经济有关

漳州市知名学者李竹深说,漳州东郊靠近水网地带,住在那儿的人比较富庶,很多人靠水路从商,金银铺都在那里集中。南郊以农业为主,那儿是粮仓;北郊离城区较远;西郊毗邻城区,农活也比较轻,空闲时间可以拿点手工回家做。

至于如今甘棠村是漳州为数不多的绣娘聚集地,这跟交通方便、文化氛围多多少少都有关联。

主要原因,还在于经济。李竹深猜测,随着漳州城镇化进程加快,西洋坪一带已经划入城区范围,收入来源多样化,而再靠远一点的甘棠村,经济还没转轨,绣娘还靠手工贴补家用,“若是将来,这里被开发,或许绣娘们也不再干这体力活儿了吧。”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