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徐鸿斌:小山村里,他办起工业小区

zz.fjsen.com 2013-12-15 10:1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2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雷光美 通讯员 沈乾生)

太平镇走马村离诏安县城约半小时车程,东北行20公里就是著名的闽南革命根据地——乌山。走马村工业小区是诏安县唯一的村级工业小区,投资1亿多元的港资华达威合金塑胶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11日上午,记者来到走马村采访。

“生产忙不忙?工人稳定吗?还缺不缺工?”在华达威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徐鸿斌向总经理陈松枝询问。

“国际订单不断。我们拨付工资及时,大家在家门口打工都很惜福,流动性很小。”陈松枝回答。

“介绍给你的新一批村民,培训得怎么样?”

“各类工种半年内都可以培训上岗,最快的3个月。”

来到公司的新产品展示厅,陈松枝从展示柜上取下一本证书:“你看,这是我们刚刚拿到的出口一类企业证书!”作为全省首家合金车模企业,华达威公司从获得各大顶级汽车品牌的授权,到打开国际市场,再到获评出口一类企业,只用了4年时间。

陈松枝对记者说,能够在走马村落户发展,要感谢徐鸿斌一如既往地践行服务承诺。

13年前,徐鸿斌被推选为走马村历史上最年轻的村支书。“当时,村里真是一穷二白。”年过七旬的村老协会会长徐朝春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村里治安、卫生等状况很差,群众对村干部极度不信任,几乎没人愿意当村干。对徐鸿斌这样一位长期在外办厂的经济能人,大家寄予希望,却又怕再度失望。

把几乎不存在的村部变成新办公楼,把小学从破烂不堪的祠堂迁进新教学楼,把村容村貌整治一番……徐鸿斌用5年时间倾注心血,使小村有了起色。然而,2006年台风“碧利斯”造成的洪涝使走马村受到重创,全村房屋倒了八成。上级来开展灾情调查时,徐鸿斌就站在洪水里咬着牙,他要挺住去面对再一次的从零起步。

在各级支持下,新村重建了,然而发展之路怎么走?徐鸿斌没有仓促行动,经过在粤东10多个城镇村庄长达半年的详细考察后,他决定引进企业:“租金有收入、股金有收入、工资有收入,家门口打工还可以让生活成本缩小。”

“目前用工荒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企业都直接到劳动力密集地投资,而富余劳动力正是我们村的优势。”徐鸿斌做过详细调查,全村富余劳动力有2500人。以走马村为中心的3公里半径内,聚集着4万人口,其中至少有富余劳动力1万人。

抓住了优势,招商之路却不是那么好走。“怎么说服企业进村,而不是去城市?”记者问。“关键是,能不能真正拿出地给企业,又实现把充足的劳动力领进企业门。”徐鸿斌自信地回答。

2008年底,走马村首家企业——迪丰玩具落户,百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尝到甜头的村民们,没有忘记徐书记“三顾迪丰”招商的辛苦,纷纷拿出自家的土地交给村两委,希望尽早让更多企业办进村来。“地价由村里和企业统一谈,村民充分信任和授权,完全避免了用地纠纷或交地不及时等问题。”徐鸿斌说。

玩具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粤东是我国玩具产业集中区域,许多企业都跟着劳动力在走。“诏安处在两省交界,劳动力富足,恰能解其‘近渴’。问题在于,走马村怎么在这一形势下分一杯羹。”徐鸿斌认为,只引进一两家企业,完全不够,要引大企业,还要办工业小区。

走马村工业小区批办了,可大项目还没着落。徐鸿斌从商界朋友交流中获悉,华达威公司打算在漳州投资上亿元办厂,就迅速上门接洽。第一次,吃了闭门羹不气馁,第二次、第三次接着找。“五顾华达威”,公司高层终于被徐鸿斌的诚意和对投资形势的精确判断所折服。“2010年,我们公司到走马村办厂,开始占地只有10亩,还抱着一种试探心理。后来看交地及时,村民纯朴,治安好,迅速扩征到100亩。审批、交地、用工等,包括要求村道扩建等问题,只要有困难,徐书记都第一时间帮我们想办法解决。”陈松枝对公司在走马村加快发展充满希望。今年,公司产值将突破1.5亿元。

如今,走马村富余劳动力2500人全部进村工业小区务工,去年总计工资收入258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万元。

本着珍惜土地、劳动力资源的原则,走马村引进的9家企业全部是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其中投资上亿元企业就有2家。徐鸿斌还在进一步谋划着产业集聚,把走马村带向玩具产业专业村。

■记者感言

发挥好能人的“能量”

徐鸿斌本身就是经济能人。如今,他自有或入股的工厂就有多家,且集中在纺织、塑胶等领域。这一领域与玩具产业有着密切交集,再加上他个人发誓要让走马村脱掉贫困帽子的强烈责任感,走马村办玩具业主打的工业小区这事儿,就成了。

在去年的村干部换届选举中,漳州各县区鼓励经济能人参与村主干的选举。尤其在山区,近半数村的村主干都由经济能人当选,这充分说明,农村群众对经济能人寄予厚望。

能人的“能量”如何发挥?捐资兴学、修路、修桥等公益事业固然好,然而,能人的资金投入只是其能量发挥的初级阶段,也较为有限。在走马村,徐鸿斌把自己积累的从商经验、商界资源和市场判断力运用到村里引办工业的实践中,一举激发了走马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如何让能人更好地发挥能量,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氛围营造,就如诏安县为徐鸿斌跑项目一路“护航”。走马村现象带来的,是我们更多的思考。

  • 责任编辑:黄丽红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