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的文化价值和义理纲脉——高令印

zz.fjsen.com  2014-10-17 11:26:04  高令印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前言

长期以来,朱熹的事迹考察辨析与其著述义理诠释并行,形成朱子学研究的两个大领域。这是朱子学的重大特点和优点。朱熹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家。在朱子学的研究中,应特别注重其以文教化的功能。朱熹以言教人,更为重要的是以身教人。朱熹所到之处,叫做“过化处”,是其后历代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昌盛的中心。直至今天,走一趟“朱子之路”,其道德意识就有显着的提升。反复走“朱子之路”,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朱熹的事迹考察辨析之所以成为朱子学研究的一个大领域,就是因为朱子学是“内圣学”,是“为己之学”,具有很强的以文教化功能。

本文主要论述朱子学的文化价值和义理纲脉。

南宋末以来,朝野定论:中华文化的主体儒学其代表者前期是孔子,后期即朱熹,是后先相继的同等级的;而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大都经过朱熹比较准确的整理和注释过,研究孔子思想也就是研究朱熹的孔子思想。因此,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可以概括为“孔朱学”。南宋理宗诏曰:

朕惟孔孟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朱熹精思明辨,拆衷会融,使《中庸》、《大学》、《语》、《孟》之书本末洞彻,孔孟之道益以大明于世。[ 明戴铣《朱子实纪》卷九《褒典》。]

朝廷即赐朱氏故居为“文公阙里”,与“孔子阙里”(曲阜)并称,春、秋行“泰坛之礼”。明代宗“诏以朱子建安(按今建瓯)九世嫡长孙梃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代代相传,延续至清末。明著名学者戴铣在《优崇儒先祠嗣疏》中说:

孔子大圣,朱子大贤,道德事功,不甚相远。[ 以上见明戴铣《朱子实纪》卷九《褒典》。]

今著名学者钱穆说: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 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1页。]

今著名学者蔡尚思书匾为“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些都是对孔子、朱子是后先相继的同等级的很好说明。


 

(二)文化价值

1.拨千年之乱而反正

孔子创立的儒学,到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便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思想。魏晋玄学用老庄释《易》,以无为本,无与空相通,招致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主空佛教盛行;产生于汉代的道教在佛、道“夷夏之论”中壮大起来。三教经过论争融合,到了隋唐,佛教中国化,道教又因老子(李耳)与皇帝(李唐)同姓,佛、道倾国奉,几成正宗,而主体儒学却奄奄一息,中国有成为佛教国家的可能。朱熹忧患地说:

释氏之教,其盛如此,守得一世再世,不崇尚他者,已自难得;三世之后,亦必被他转了![《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在朱熹看来,三代后中国会成为佛教国家。国亡先亡文化。这是多么严峻的问题呵!在中华主体文化儒学存亡的关键时刻,朱熹等奋起排佛抑道,深研各种典籍,辨伪存真,认为《诗》多讲男女情爱,《书》为伪书,《礼》是秦汉后作品,《易》是卜辞,《春秋》三传皆历史,推倒两汉以来树立起的“五经”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主导地位,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代替“五经”的权威,准确地指出“四书”才真正能体现出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内在本质。朱熹把它们联成一体,并精加注释,形成为集大成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时代儒学教育和科举取士的标准教科书。在宋代前,称为“周(公)孔”,之后称为“孔孟”,这是中国文化史的重大转折。从佛教传入中国到朱熹时约千年。可以说,朱熹拨千年之乱而反正,重新建立起儒家道统和树立起孔子的崇高地位,把中华文化的主导权从佛、道那里夺回来,使中华文化生命返本归位,并开创出中华文化发展的光辉灿烂的未来。这就是常说的朱熹“继绝学”。

2.由“海滨邹鲁”到“武夷中原”

自孔子以来,直至北宋濂、洛、关等新儒学(理学)派别,都在北方的中原一带。中华文化的重心原在中原一带。北宋后期,文化落后的金人将入主中原,承担不了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主体文化儒学又是一个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时大哲学家邵雍说:

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南方地气至矣![ 邵氏见闻录》卷一九。]

于是闽中学者游酢、杨时等适应历史的需要,到河南拜二程为师,“程门立雪”。学成归闽时,程子谓之“吾道南矣!”他们“载道南归”,三传而至朱熹。[ 参见《宋史》卷四二八《杨时传》。]武夷山是道教名山,闽籍道士白玉蟾在武夷山集道教之大成。以惠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禅宗,其兴盛时的“五宗七家”由粤、鄂转移到闽、浙、赣武夷山一带,“五宗七家”直接和间接的创始人三分之二是闽籍僧人,还有闽籍僧人怀海创制适合中国佛教特点的“百丈清规”。两宋之际,基于文化落后的金人入主中原,大批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学者退居武夷山一带,隐居治学。当时武夷山一带是中华文化三大形态儒、佛、道汇集之地。朱熹在武夷山60多年,进一步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佛、道之学,集濂、洛、关以至整个传统文化之大成,创立闽学(新儒学,理学)——武夷文化的核心,在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即今天所说的“海西”)形成为国家新的文化重心。朱熹自豪地说:“天旋地转,闽浙反为天下中心。”胡适释此语为“南宋的福建……变成一个文化的中心”。[ 转引自曾璧中《闽省文化过去贡献和今后建设》,载《福建文化半月刊》,1935年2卷2期。]“东南三贤”之一、朱熹挚友张栻说:“当今道在武夷。”[《南轩集》卷一一。]一个生动突出的实例说明当时武夷山一带是国家的文化重心:孔子是圣人,立庙祀之。孔子后学卓越者,被尊为先贤,在孔庙中陪祀。孔庙从祀先贤多寡,反映出各地区思想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宋后从祀孔庙先贤全国共44人,福建有13人,几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由此有“南闽阙里”、“海滨邹鲁”之称。南宋首都在临安(今杭州),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据经济学家郑学檬等研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至北宋后期已接近完成,至南宋已全面实现”。[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7页。]这样,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由北方的中原一带转移到南方的武夷山一带(“海西”),完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过渡。

朱熹针对北宋候官人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海滨四先生”的新儒学,在福州西关谯楼榜书“海滨邹鲁”。[ 清蒋桓《八闽理学源流》卷二。]上引北宋邵雍谓“地气自北而南”,下引清治闽著名学者张伯行语中有谓闽“不惟比拟伊洛,直与并称邹鲁”,清末知名闽籍学者辜鸿铭谓“蒙古人入侵后,中国文明精华在浙江,宋朝皇帝同一帮贵族逃到浙江的杭州,纯粹的中国文明得到了保存”。[《辜鸿铭文集》,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下册第276页。]等等。

据上述,可仿“海滨邹鲁”概念概括为“武夷中原”,以表达国家的文化重心由北方的中原一带转移到南方的闽、浙、赣武夷山一带(“海西”)。


 

3.近代文明的契机

西方近代知识学的特点是主观与客观对列,主客观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由此促进了西方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对其现代化(近代化)起了很大的认识论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即《易经》所说的天仁生人、物,地厚载人、物,因而人亦要仁慈、敦厚。这叫做本天(地)道以立人道,立人道以合天(地)德。因主客观遵循着同一规律,主观认识客观不需要经过外在的实践就可以实现,叫做德性之知。这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的重大特点之一。而朱熹却把主客观并列起来,强调:合天地万物只有一理,格物而穷理,“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知行相须,“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等等,萌发近代意识。[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补》、《朱子语类》卷一三。]朱熹后的主要学者,沿着这个方向,强烈要求外王事功,出现启蒙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3大儒等。宋末、明这三四百年,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同步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文明发展,就是今天所说的现代化(近代化)。当今著名学者牟宗三说:

三大儒的思想不幸被满清的异族军事统治堵回去了,开发不出来。[ 牟宗三《阳明讨论会文集·引言》,台湾师范大学1989年印。]

孙中山接续明末清初开出近代文明的大方向。其新三民主义,又和毛泽东等的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接起来。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源头活水是闽中学者游酢、杨时的“载道南归”和朱熹的格物致知、知行相须论等。

4.东亚文明的体现

南宋以后,朱子学为国家的正宗思想,并由南至北而全国,以及日、韩等国,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主体思想、“东亚文明的体现”(日本岛田虔次语)、东亚现代化即“(新)儒家资本主义”(韩国金日坤语)、“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李光耀语);并传入西方,成为世界性的学说。清治闽著名学者张伯行有段很精彩的话:

至考亭朱子、勉斋黄氏,师弟子之传授,朋友之讲习,奋然兴起者,如云汉之昭回,如江河之莫御。理学名区,独盛于闽,不惟比拟伊洛,直与并称邹鲁。而程子“道南”一语,遂符合如左券。闽滨东海,屹立武夷诸名胜,元气融液,人与地会。……吾见闽学之盛行,且自南而北,而迄于东西,不局于一方,不限于一时,源远流长,汪洋澎湃。道之所谓流动而充满、弥沦而布濩者,于是乎统贯于“载道”之人矣![ 张伯行《〈道南原委〉序》,明朱衡《道南原委》卷首。]

朱子学的这种南北东西的传播是极其深刻的国际性的中华文化运动。韩国退溪学、日本朱子学、西方朱子学等,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

5.总结出外来文化中国化的一般模式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到唐宋中国化。一是自身中国化,产生禅宗、华严宗等;二是被主体文化儒学吸取,象吃营养强身一样。朱熹基于“儒、释之分,只争虚、实”[《朱子语类》卷一二四。]的原则对佛教评判和吸取,形成其外来文化中国化的模式。今知名学者陈寅恪说:外来文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应按此“新儒家之旧途径”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下去。这是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一般模式,是朱熹等宋代理学家由佛教中国化总结出来的。[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载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思想家刘少奇首先把毛泽东思想界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以朱子学为核心的中华主体文化建设资源至丰富多彩,是全国以至全世界全人民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武夷山五曲晚对峰壁上有清治闽马易斋的巨大墨迹石刻“道南理窟”,说明清人已认识到闽、浙、赣武夷山一带深蕴文化宝藏。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易于解决,要求更多地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在文化需求高于物资需求的今天,主体文化资源丰富并加以研施,国际学界叫做“软实力”。这种集中华主体文化之大成、具有普世价值的朱子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特别突出的“软实力”。在历史上,文化落后、人口仅百万的满族,统治四五亿人口的庞大国家260多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于闽籍朱熹后学李光地向皇帝极力推荐并实施朱子学,使其沿着中华主体文化朱子学的方向治理国家。清康熙说:“读书五十载,只认得朱子一生所做何事。”[ 清李光地编纂《朱子全书·序》。]他命李光地编纂《朱子全书》,御颁全国。康熙时代是清朝最辉煌的时代,是公认的中国哲学史上朱子学的天下。


 

(三)义理纲脉

朱熹集濂、洛、关等新儒学(理学)以至整个传统文化之大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领域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资源源泉。

1.理气不离不杂

朱熹由古代的尊天上升到讲理。孔子时而释天为自然界,含糊其辞。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论,断定天是有意志的。朱熹认为,天不外是苍苍之形体,而天意是理。这就摒弃了原先对天认识的宗教神秘色彩。他说:

天之所以为天者,理而已。天非有此理不能为天。故苍苍者即此道理之天。[《朱子语类》卷二。]

天即理,是朱熹的哲学本色。由此,他把人们对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朱熹进一步指出,理离不开气,理气是不离不杂的。理属形而上,气属形而下,这个介限不能混杂;而理寓于气,理离开了气就无挂搭处。朱熹说: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有理,然后有气;必禀此性,然后有形。[《朱子文集》卷六。]

在朱熹看来,理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是形而上的实有,只存有不活动,不能妙运气化生生;气则能依理而行,凝结造作。

一般认为,朱熹主理气不杂,是理气二元论者。其实,分理气为二,不一定就是二元论。所谓二元论,是指理气二者平行各自为主。朱熹理气二分,只是形而上下之分判,不涉及理为主、气为主的问题,理与气仍然是主从关系。有主有从,显然不是二元论。朱熹强调,理本无形,又无独发之理。天下无无理之气、无无气之理。理是本体,看起来是无为,实际上是无不为的,其作用随寓而发,妙用显行。

有说朱子学“唯理”,阳明学“唯心”,是不明白学术之实的外行话、浮滥语。在学术用语上要特别谨慎,要规范化,不然会造成学术思想上的疏离、误解。

2.心性情三分,心统性情

综观朱熹对心性情的论说:性是理,心是气之灵,情是心气之发或之变,此便是“心性情三分”。仁只是性、只是理,恻隐之心与爱之情则属于气。谓“仁者,心之德、爱之理”,表示仁不是心、不是爱,只是“爱之所以然的理,而为心所当具之德”。这样,仁只成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理,而不再是具体的活泼泼的生生之仁。仁这个“理”,必须通过心知之明的静涵后方能为心所具;仁这个“德”亦须通过心气之摄具此理,方能成为心自身之德。这就是说,德由理而转成,理不寓于心则不能成德。至于“心统性情”,统为统摄、统贯义,非纯帅、统属义。心统性,是认知地、关联地统摄性而彰显之。这是心即统贯于“未发”之性。心统情,是行动地统摄情而敷施发用。这是心发出情,心统贯于“已发”之情。[ 以上参见《朱子语类》卷二○。]

对于朱熹的“心统性情”说,金春峰说:

用比喻说,朱熹讲的“心统性情”,犹如一自动切削车床。车床的切削活动是情,属于形而下之经营造作;其自动切削活动之原理,相当于性;车床相当于心,是具此理而统性情者。自动车床之切削活动是中性无色的,其活动之“所以然”之理亦是中性无色的,因而是一纯自然系统。冯(友兰)先生说,朱熹讲的情犹如飞机之实际的运动,飞机之所以如此运动之规律或所以然是“理”,心则是此理之认知者。但心仅能认识此飞机之“理”,而非统飞机活动之“情”。[ 金春峰《朱熹哲学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版,第2页;冯友兰《新理学·性心》,《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卷第110、113页;陈来《朱熹哲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405页。 ]


 

这里很形象的说明了朱熹的“心统性情”。

在朱熹看来,人性中有道心和人心,道心包含着仁、义、礼、智,人心包含着喜、怒、哀、惧、爱、恶、欲。前者是本然之性,是纯粹的精神作用;后者是气质之性,出自身体的欲求作用。人性易于跟随人的欲望,而又可籍着自身的省察修养,避免人的欲望走入歧途。

3.“四端七情”说

“四端七情”说是朱子学的重大命题。四端,源于《孟子》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端,是指善性表露的开端,四端是纯善的。七情,源于《礼记·礼运》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勿学而能。”七情具有从善或从恶的两种可能。四端与七情的关系,是理气与性情的关系,即四端、七情的来源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有原则性的说明:

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气之发。……心包性情者也,自其动言之,虽谓之情亦可也。[《朱子语类》卷五。 ]

在朱熹看来,四端理之发,纯善;七情气之发,有善有恶。四端是依理而发出来的情,却不能说情是从理上发出来的。理是发之所以然,是气发时所遵依的标准,而实际的发者乃是气。就是发之者是气,而所以发之者是理。据孟子所说,本心即性,心性是一,心亦是理,四端即是本心性体自身之发用,因此可以说四端是理之发或发于理。但是,据朱熹的“心性情三分、理气二分”思想结构,“四端是理之发”的真实含义,只能说四端是依理而发出来的情,不能说四端之情是从理上发出来的。

4.仁即人之所以为人之理

儒学之“儒”由人与需构成,就是儒学为人所必须。人必须什么?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儒学用“仁”来概括。“仁”由人与二构成,二人以上你我他就是社会。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相爱,所以孔子释仁为“爱人”。[《论语·颜渊》。]朱熹进一步释仁为“心之德”,就是仁为人之最根本的德性。朱熹说:

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孟子集注·尽心下》。]

就是说,做人的标准是有仁,没有仁就是禽兽。仁是儒学的核心思想。朱熹在《仁说》中说:

孔门之教所以必须使学者汲汲于求仁也,其言有曰:“克己复礼为仁。”言克去己私复乎天理,则此心之体无不在,而此心之用无不行也。又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则亦所以存此心也。又曰:“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则亦所以行此心也。又曰:“求仁得仁。”则以让国而逃,谏伐而饿,为能不失乎此心也。……此心何也?在天地则块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朱子文集》卷六七。]


5.格致与力行

中国古代的认识论是围绕《大学》提出的“格物”而展开的。朱熹曾谓,“自十五六始,知读是书(按《大学》)而不晓格物之义,往来于心三十余年”[《朱子文集》卷四四《答江德功二》。]。可见,朱熹一直着力于格物上。格,意为至、极,也可以理解为接近。物即事物。朱熹提出“天下之事皆谓之物”[《朱子语类》卷一五《大学二·经下》。],包括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当然也有心理现象和道德规范。

《大学》提出“格物”概念,却无具体内容。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内容遗失,于是他为之补传。朱熹强调,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格物而穷理。他说: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大学章句·格物补》。]

在这里,朱熹十分明确的把主客观置于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认识论的里程碑。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中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为格物之事。其在《朱子语类》中随时答问,大都讲此四目。如其谓,“且就事上格去。如读书,便就文字上格。听人说话,便就说话上格。接物,便就接物上格。精粗大小,都要格他。”身之内与身外之物,都要格。“须是四方八面都理会教通晓,仍更理会向理来,譬如吃果子一般。先去其皮壳,然后食其肉。又更和那中间核子都咬破,始得。”格物之目的是穷理。“所谓穷理者,事事物物各有个事物的理,穷之须要周尽。”朱熹与门人问答,每每以“格物穷理”连用,因为物内有理,通过格物而穷其理。在格物穷理中,读书是重要方法。[《朱子语类》卷一五《大学二·经下》、卷一《读书法上》、卷一一《读书法下》。]

格物就能致知。致,推极、推出之意。《朱子语类》多处谓,推到极处,穷究彻底,真见真知,得道(规律)而通其余。格物是就个性说,致知是就共性(全体)说。格物是逐物而格,以个性知共性;致知是逐类旁通,以共性知个性。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是理与心之联接。两者是合一的,“格物致知亦是因其所已知推之以及其所未知,只是一本,元无两样功夫”。[《朱子文集》卷五九《答陈才卿五》。]此即谓致知在格物之中,非格物之外另有致知,两者是同时的。

格物致知是与知行联系在一起的。朱熹说:

格物致知为用力之始,然非谓初不涵养践履,而直从于此也;又非谓物未格、知未至,则意可以不诚、心可以不正、身可以不修、家可以不齐也。[《朱子文集》卷四二《答吴晦叔九》。]

格物致知是知,涵养践履是行。“知与行工夫须着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朱子语类》卷一三《力行》。]由此,朱子学学者深刻论述了知行的问题。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知行先后、难易之争贯串了中国哲学史的始终。朱熹在知行先后上,犹如其理气论一样,本无先后,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而推论之也可以说知先行后。朱熹反复强调,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二者皆不可偏废。朱熹在《杂学辨》中指出:

知而未能行,乃未得之于己。此所谓知者,亦非真知也。真知则未有不能行者。[《朱子文集》卷七二《杂学辨·苏黄门老子解》。]

真知则必行,因为能行才算真知。此与后来王阳明所说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第五条《爱因》。 ]之知行合一论是一样的。其所不同的,朱熹的知是通过格物穷理所得,而王阳明则是由良知所得,不须格物。


6.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是朱子学的核心范畴,是其由微观到宏观、由宏观到微观的框架,概括出其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朱熹之师李侗说:“吾儒之学之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而已。”[《延平答问》。]这说“理一分殊”至为重要。

上面讲的心性情、四端七情等理与气的复杂关系,朱熹用“理一分殊”加以说明。朱熹说:

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一八《传五章》。]

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有个内涵,即理。例如,教师教好学生是“教师”之理,父母养育和培养好子女是“父母”之理,等等,以此类推。而其上还有个总理,即“天理”。人、物之理都是由“天理”分殊出来的。朱熹借用佛家“月印万川”的说法予以形象地说明。

这样,朱熹给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赋以“理一分殊”的新意,找到了天(自然界)如何衍化出人、物,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更加严密完整。朱熹说:

此虽出于一时之臆见,然窃自谓正发明得天人无间断处。[《朱子文集》卷四0《答何叔京一八》。]

说此是自己的一大创见。

“理一分殊”含有人生的最高和最终目标和境界。他们据此建立起完整的思想文化体系:天道(理气)──人道(心性)──天人(理心)合一(通过知行)。这就是宇宙理气论、道德心性论、践履知行论。知行是认识理一分殊和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和方法。“理一分殊”具有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理一分殊”展示出朱子学的多方面的文化价值:个人身心的修养整合,个人与社会、国家、自然界的合理互动──从亲亲到仁民、爱国、爱物。这是一条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由低到高的自觉、自然的过程。这诸方面的综合就能呈现出“大和谐”。这是朱子学的核心价值,是很有实际、实践意义的。

现在常常讲的“和”、“同”、“求同存异”,用 “理一分殊”去理解,就会有新的意义、价值。“和”的对立面是“同”,相同的东西整合是“同”;而“和”的前提是“异”、差异,差异才能使“和”的内容丰富多彩,像烹调一样。绝对不能把“和”看成是“同”。“同则不继”,就不能前进,更说不上创造力。必须通过“不同”来展现“和”的价值。

此外,用“理一分殊”分析今天常说的“宏观调控”,也会有新的意义。

7.“内圣学”

朱子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像衣食住行一样不可须臾离。其核心价值是内圣成德与外王事功。即《大学》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外王”,就是用王道、文化治理天下。无“内圣”就无“外王”。这从下面几个方面看。


(1) 新儒学出现是道德意识的觉醒

基于两汉以来释、道之学的盛行,以至几成正宗,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儒学出现存亡的问题。因为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动摇,社会人心坠落。牟宗三深刻指出:

残唐、五代衰乱,世道人心败坏。人无廉耻,这是最大的惨局。在这个背景下,才要求儒家的复兴。宋明儒家完全是道德的觉醒。[《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这就是朱子学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当今朱子学的研究忽视这个问题。一些研究成果多缺乏可读性和普及性,作者群即读者群,在朱子学原著的范围内理呀、气呀的反反复复,扼杀了朱子学的生机和文化价值。要用解释学代替阐述学,开发出朱子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把朱子学的“为己之学”──成熟心智、健全人格、安身立命之学的内在本质阐发出来,古为今用,为提升现时代人们的道德风尚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 治心之学:涵养敬心,静养动察,敬贯动静

朱子学最有特色的是在人格修养上,有一套修养工夫:因心不是理,为了使心能够合乎理,需要涵养。不是涵养本心性体,而是肃整庄敬之心,汰滤私意杂念。通过逐渐涵养,达到“镜明止水”、心静明理。这叫做“涵养敬心”。静时涵养敬心,以求近合“未发”之“中”;动时察识情变,以期至“中节”之“和”。这叫做“静养动察”。无论静时动时,皆以“敬”贯串:敬既立于存养之时,即涵养于“未发”;亦行于省察之间,即察识于“已发”。这叫做“敬贯动静”。而由察识工夫再推进一步,便是致知格物以穷理。[ 以上参见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学论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144页。 ]

朱子学的这套修养工夫,朱熹后学概括为治心之学。清张伯行有深刻的分析,对我们理解朱熹心性学具有重要价值。张伯行说:

或问余曰:陈布衣先生之书多言心学,近世立言之士谓心学,异端之教也。先生以之为言可乎?予应之曰:横渠谓观书当总其言以求作者之意;如不得其意,而徒以言,则圣贤之言,其为异端所窃而乱之者,岂可一二数!孔子言道德,老子亦言道德;言道德同,而其为道德者不同。吾儒言心,释氏亦言心。孔子曰:从心所欲不踰矩。孟子亦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释氏乃曰:即心即佛。是释氏徒事于心,何尝知学。吾儒之用功则不然,以穷理为端,以力行为务,体之于心,而实推之于家国天下而无不当。至语其本源之地,不过曰:此心之敬而已。自尧舜以讫周公、孔子,自孔子以迄周、程、张、朱,未有能舍是以为学者。上蔡谢氏曰:常惺惺法,在吾儒言之则为敬,在释氏言之则为觉。先生之言心,不过谓其活变出入无时,非主敬无以操持之也。可与异端之虚无寂灭同日语哉?![《正谊堂文集》卷七《陈布衣文集序》。

]

可见,朱子学言心与心学派言心,字句相同而实质不同,正如孔子、老子皆言道德,其含义各异;子思、陆九渊皆言尊德性,其本质不同;韩愈、朱熹皆言道统,而途径背驰。朱熹、陈真晟的心学与心学派的心学是根本不同的,前者为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后者为本体论。

(3) “为己之学”

朱子学的世界观即人生观,是讲由个休到群体的自我塑造,是主体性哲学,即教导人们用功于人伦道德和个人内在固有价值的修养和升华。这种哲学,被概括为“终极关怀”和“为己之学”。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包括个人和人类两个方面价值的最高实现,即内圣外王。这种境界,是人们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称之为“终极关怀”。为此,必须从学入手,所以叫做“为己之学”,即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朱熹谓此言须“日省之”。[《论语·宪问》。]习研朱子学,不仅能增长学术文化知识,更能使学者随着习研的深入和年岁的增长,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追求的境界逐渐提高,越来越感觉到在精神上是充实的和富有的,自己要求自身圆满成就内在德性和外在事业。这是人们终身奋斗的最高目标,称之为“终级关怀”。这就是说,人们要用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它,把追求它看得比人生的其它一切方面都重要。人最根本的是要懂得生命的意义价值。“终极关怀”是驾驭于整个生命存在的,是解决如何安顿自己生命的。比如说,实现了外在的平等自由和物质生活富裕后,人生的意义价值在哪里?只是尽情地享用吗?这就是“终极关怀”的问题。如自由平等、物质生活富裕的人,为什么还有的去自杀?!在实际生活中,生绝症、贫穷等生理、物资困惑的人求生的欲望至为强烈,而自杀者绝大部分是精神心理的困惑。这就是没有安顿好自己的生命。有人不懂得活着的意义价值,或失去活着的意义价值,“终极关怀”就是对生命意义价值的回答。一个人即使财产很多,但是他的内心还会空虚;惟一可以克服内心空虚的,是在自己内心树立起生命的意义价值。人的道德伦理的责任,不全是基于外在的要求,是发自自己的生命力,是自己的生命力有这种要求。这种“终极关怀”,你往政治、经济或科学、宗教里去找是找不到的,只能求诸自己。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为仁由己”[《论语·颜渊》。],“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论语·学而》。]。这里,以堆山和平地为喻,成功或失败全由自己的努力与否。这是“为仁由己”的生动描写。

基于上面对朱熹思想的粗略论述,就已经展现出朱子学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价值。朱子学是健全人格、成熟心智、安身立之学,是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体现于历代人身上,我们天天生活在朱子学里。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