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掏空了慈善的灵魂?

zz.fjsen.com  2014-11-06 15:36:57  薛祥威 陈凯 张文惠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6月30日,成都市武侯区航空路新希望大厦外,莫向松带着14个人集体下跪,手举标志牌向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畅借款100万元治病,上面写着“借我一百万,我打工还你一辈子”的字样。大学生集体下跪向四川女富豪求助借钱一事,连日来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和争议。

莫向松这种行为好比把刀架在企业家的脖子上说,你借钱也得借,不借钱也得借。这样的做法很难让人心平气和地接受。试想,那位董事长如果不借款,是否就贴上了“为富不仁”的标签?如果借了款,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群起效仿,是否会给公司正常运作秩序带来影响?对于旁观者而言,一边是“不差钱”的集团董事长,一边是急需钱救命的“患者”,人们情感的天平很容易倒向了后者,但是,我认为,自愿是慈善的前提,再合理的诉求也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高调公开的慈善策划,与道德捆绑的求助活动,也许在短时间能起到放大爱心、扩大关注的效果,成功于一时,但是伤害的却是慈善事业的基础。

近几年来,这种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河南省开封市一知名企业被指责在本地开展的送温暖活动中,捐赠现金仅15元,此举被认为“对贫困群众缺乏爱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企业形象大打折扣,不堪“摊派”压力的企业觉得很冤枉。另一件事得时间回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著名房地产企业万科向灾区捐出200万元后,不少网友质疑其捐款数额太少。随后,王石在博客中表示,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此话一出,这位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随即被网友选为“国内铁公鸡老总排行榜”榜首,并被冠以“王十”、“王10元”等绰号。

对于这一系列事件,我认为这是一种道德绑架,即人们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或是混淆政治义务和道德义务。因为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责任。所以即使是做慈善,也不能用道德要求别人的。诚如比尔•盖茨所言,富人因占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方式不应该是“被迫性慈善”。 慈善是私权利,我们不应该用道德去绑架那些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的勤劳者,否则只会让道德绑架掏空了慈善的灵魂。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