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话漳绣:做精品 让传统工艺传承与发扬

zz.fjsen.com  2015-09-07 10:42:05  陈志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龙袍

龙袍局部

东南网漳州9月7日讯(本网记者 陈志远 通讯员 郑德鸿 文/图)漳州刺绣也称漳州丝绣,又名漳绣,是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漳绣底料用真丝织品,绣线用真丝线和银金线,针法有70余种。特别是空心打只绣、垫凸金线绣和双面绣,绣工精细,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其中空心打只绣和垫凸金线绣是漳绣特技,而双面绣已经失传。 

芗城区文川里121号“沈艺绣品”是一家传统绣品作坊,主人是今年已过6旬的沈崇洋。沈家从事漳绣已有半个世纪,沈崇洋的父亲15岁时到绣铺当学徒,学得漳绣及头盔制作技艺。

刚画上底稿的庙旗

沈崇洋正在给庙旗添上彩色

漳绣以画在布上的图为基准,按图而绣,画功好才能绣出好作品。沈崇洋的父亲因画得好,20世纪50年代到一家家具店画家具图,后到漳州工艺美术厂。1975年借调到漳州市竹蓬社,画竹丝帘。沈崇洋的父母生有3男5女,均自幼学得漳绣及头盔制作手艺。

沈崇洋1966年5月18日招工到竹编社,学习画图,1970年随父上山下乡。在农村时,因其有制作漳绣手艺,倒流回漳州做漳绣及头盔。1980年在家里开起作坊制作漳绣。收到定单后,画好图案,再分发给绣工拿回家做。

漳绣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花卉、博古等,构图严谨,形象优美,神态生动,具有浮雕效果。绣品主要有龙裙、绣兜、五方旗、堂彩、横楣、桌围等,是寺庙、家庭、戏曲服装里常用到的工艺品,曾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绣工正在刺绣

特写 绣工正在刺绣

由于沈崇洋制作的漳绣质量好,产品一直很畅销,但随着物价的不断提高,绣品价格跟不上,利润不断下降。虽然他也多次提高绣工的工价,但利润就那么点,仍然比其它行业的工价低,一些绣工不再做,转做其它行业,人员流失严重。

“现在仍从他这里拿绣品去做的绣工只有十多人,而且一些绣工年纪较大,眼力差,较精细的活已无法做。因人手少,产量日渐减少,前来定货的人都要等上一段时间才拿得到绣品。”沈崇洋无奈表示。

沈崇洋正指导儿子沈苇明漳绣的技艺

沈崇洋的儿子沈苇明正制作漳绣

现在沈崇洋的一对儿女也基本学会漳绣并接上班了,并且想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传统工艺加以改造。但沈崇洋担心,新工艺新技术虽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成本,但一些传统的工艺将会因此而弱化。

财子寿

漳绣起源于明代,与漳纱、漳绒同为漳州织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艺,其在中国织造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作为漳州仅有的漳绣作坊,把漳绣的传统工艺保留并传承下去,如今成了沈崇洋最大的心愿。

由于现在市面上的绣品品种多,鱼龙混杂,有的以低价竞争。为了生存下去,沈崇洋不得不也将原用手工绣的一些工序改用机器绣,以适应市场。但后果是绣品档次大幅下滑,名绣沦为普通绣品,只剩下宗教活动才会用上。

沈崇洋也曾做过一些精品漳绣,工艺水平很高,一幅售价上千元,虽然被大家认可,但因工艺复杂,耗时长,实际得到的收入反而比做普通产品低。加上现在人们对漳绣的了解不够,只注重实用价值而忽略工艺价值,精品较少人买,只好中止制作。

“只有做精品,漳绣的传统工艺才能得到传承与发扬。”现在,沈崇洋已经做好以精品漳绣重新打开市场的准备,将部分绣品用全手工制作,让漳绣重焕光彩,使之成为家庭饰品及收藏品,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

  • 责任编辑:林育煜     标签:漳绣 传统工艺 传承与发扬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