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华侨农场的记忆与希望

zz.fjsen.com  2016-01-21 11:38:54  张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阅读提示:

上世纪60年代初,近10万名印尼华侨回到祖国。他们中的大部分被安置在各地归侨农场。诏安县建设乡建华作业区正是其中之一。1100多名侨民分两批先后在这里落户。他们是农场的开拓者,见证着建华从不毛之地,变成年产70吨橡胶的富庶之地。而印尼文化,漂洋过海后,也在新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随着橡胶产业式微,年轻人外流,这个老农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凋零。然而,近年来,随着“侨二代”的回归,老农场的命运将迎来新的希望。

印尼华侨当年回国情景。(资料图片)

回家安身

东南网1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沈乾生 吴楠 陈顺源 文/图)离春节还有半个月,75岁的黄百泉就忙开了。过两天,在深圳打工的儿子将回到建华作业区的家中。黄百泉准备烧一桌印尼风味菜迎接他。在建华,“过中国节,吃印尼菜”的传统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时光倒回到1960年8月27日。当天,傅子贵乘坐的“大宝安”号轮船从泗水出发,目的地是汕头。船上的590名乘客翘首以待。10天后,他们就能回到日思夜盼的祖国了。

当时,印尼政府颁布《总统第10号令》,规定1960年元旦起,所有外侨不得在农村从事商业零售。近50万华侨因此失去生计,陷入水深火热。

黄百泉清楚地记得,当时他的父亲从广东下南洋,远赴印尼西部的一个小岛谋生。“父母在橡胶园打工,生活艰苦,医疗条件极差,不少妇女因难产丢了命。”1940年,黄百泉在印尼出生。15岁那年,他就成了当地照相馆的童工,“一个月工资就30元叻币,折合当时人民币20多元”。

比起黄百泉,在东爪哇城市玛琅经营杂货店的傅子贵一家,日子则过得殷实。“大部分华侨都开店经商,是印尼重要的工商力量,我天天坐汽车去市里的中文学校上课。”傅子贵回忆着儿时在印尼的生活。即便如此,傅子贵仍满心期盼着回国。“我非常希望能够回国念书深造。”傅子贵说,这是源自华侨的故土情结。

1960年,大批华侨下定决心,变卖家产,举家回国。傅子贵一家6口正是在那时踏上了回国的客轮,并成为日后落户建华作业区的首批归侨。3个月后,黄百泉一家5口也从苏门答腊岛登上了“美上美”轮船。“我们把能卖的都卖了,就为了买5张回国船票,已出嫁的姐姐则留在印尼。”黄百泉说。

  • 责任编辑:林育煜     标签:华侨农场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