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学者专家齐聚一堂 共话文圃山历史文化保护开发

zz.fjsen.com  2016-09-13 16:14:0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保生大帝吴夲在文圃山采药炼丹留下的丹灶石、朱熹创办的第一个书院华圃书院,始建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的千年古刹龙池岩寺,这些,都集中在一座山上,这座山就叫做文圃山,位于漳州台商区角美镇白礁村。9月10日,文圃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座谈会在漳州台商区龙池岩旁的华圃书画文创园举行,20多名厦漳两地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

座谈会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漳州市历史学会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圃山与闽南文化、儒释道、“海丝”文化等的关系,提出了规划建设文化公园、推动厦漳同城化旅游开发等意见和建议。专家认为,加大力度保护开发文圃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加紧对这些珍贵资源进行挖掘、整理、规划,把它打造成厦漳交界点和漳州台商投资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文圃山地处漳州台商投资区和厦门海沧两地交界处,集秀美自然风光和丰富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主峰位于龙池岩山峰,海拔高422米。该山山势虽然不高,却是闽南一处风景名胜区。这里有与佛教文化、保生大帝文化和朱子文化密切相关的诸多文物古迹,还是海峡两岸文脉和漳州海丝文化的历史源头。

始建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420-422)的千年古刹龙池岩寺,迄今已近1600年历史,该寺的历史比青礁、白礁慈济宫,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福州涌泉寺还早,是目前漳州最早的寺庙,也是福建最早的寺庙之一。

宋代名医、被历代追封而成保生大帝的白礁村吴夲 (979—1036)在文圃山采药炼丹留下的诸多遗址——丹灶石(宋宝庆元年,即1225年同安知县九江王楷题刻“丹灶石”三大字)、吴夲升仙处(即其采药跌下悬崖之处)等;硕大的丹灶石石顶上有七个小孔洞和人工凿出的一条细细水道,当地村民说是当年大道公炼丹熬药所需的特殊水源。

此外,朱熹曾来此讲学,并创办其一生中的第一个书院——华圃书院。目前,除了龙池岩寺由台胞和信众捐款重建外,其他古迹尚缺乏保护。

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1982年住持善扬法师等僧人经数载努力,先后修复了大悲殿、祖堂、功德堂等殿堂建筑,台商灿坤居士捐建了藏经阁和念佛堂。其后,正实法师继任住持,还翻建了大雄宝殿。丹灶石边,台北陈添福先生捐建一座亭子,表达了对故里的一片亲情。至此,千年古刹龙池岩寺恢复了生机。但历史上盛极一时颇有名气的华圃书院,现只剩下犹可辨认的遗基断垣残碑,令人不禁叹惋。

文圃山山脚下,漳州重要海丝人物、十三行首领潘振承家族的部分故居(如一品资政大夫潘有量故居、中国洋务运务第一人潘仕成祖居)正在由潘氏后人潘世孟、潘鑫章等人出资,按其原来规制正在重新迁建复建,山上其父母的坟墓也得以修缮。

1990年代,一些文物贩子听闻白礁文圃山上有唐宋明清文物,便纷至沓来,盗走了一些石碑、石狮雕、石臼等物件。白礁村的农民企业家周大古知道后,招募了一支义务护宝队,甚至专门请村民长期蹲守。2002年至今,有3位村民在文圃山上坚守了14年,两个宋代石臼和一块“紫阳遗迹”石碑也被追回。(卢丽娟)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