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连接未来 漳州古城焕发生命热度

zz.fjsen.com  2017-05-19 08:51:41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

见证历史,连接未来,

经过保护建设,业态日臻完善

漳州古城焕发生命热度

 

▲漳州古城愈发富有生命力 本报记者 游斐渊 摄

太阳初升,漳州古城渐露金芒。

华灯璀璨,漳州古城夜色浪漫。

以“科学规划、综合保护、有机更新”思想为指导,漳州全力推进古城保护建设,完善具有传承历史、展示文化、延续生活等功能,让古城进一步焕发生命热度。

气度 大了

“古城就在家的附近。东、西、北三个入口的建设,让‘深居’多年的古城,拥有了开放的气度,更好地与现代城市连通起来。每天,我都会从家里出发,来到古城东入口,绕古城一圈后,再到中山公园,然后往江滨路,散步一圈回家。”家住下沙温泉广场的孙以兴说。

“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是漳州这座千年古城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2015年,漳州古城保护建设(一期)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5-2030年)》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按照规划,漳州古城保护建设范围东至新华南路,西至钟法路,南至博爱道,北至新华西路和瑞京路,总面积约53公顷。”漳州城投集团古城公司总经理廖子菁介绍,“一期项目立项总投资32.15亿元,重点实施文庙片区保护修缮,古城东、西、北三个入口建设,古城范围内道路改造和沿街建筑修建,以及东宋河景观带建设等,目前已完成投资21.66亿元,计划2018年基本完成。”

喜欢散步的孙以兴先生现年已81岁,从小在古城长大,对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古城陪伴着他的岁月,他也见证了古城的变化。古城中的古街、古桥、古井、古树、古庙等早已印在他的脑海中。在他看来,古城“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建设方式,留住了孩提时的许多记忆。

“经过保护修建,古城愈发富有生命力。石板路不仅更加整洁干净,而且古风依旧。两侧的骑楼、游廊很有闽南韵味。”孙以兴说,“外地亲朋好友过来,我喜欢带他们到这里走走,跟他们畅谈古城的前世今生。”

传承 活了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周六早晨,位于古城修文西路的漳州府文庙国学堂中,传出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漳州府文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祭祀孔子。在漳州古城的保护建设过程中,文庙占据着灵魂地位。目前,文庙片区已完成泮池环境整治工程、文庙本体展陈配置(包括“四配、十二哲”、匾额楹联、礼器祭器等);府学片区则已完成考古,揭露府学明伦堂、书楼、门楼等遗迹。

“每周六上午9:00至11:00,文庙特别热闹,有四五十名学生到此参加学习活动。”国学堂教师洪奋强介绍,“国学堂是公益的,由学校教师、志愿者共同举办,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随到随学。授课以《诗经》《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为教材,为孩子们解读国学经典,带领大家诵读。同时,结合闽南文化歌谣、漳州非遗文化、传统武术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陶冶孩子们的品德和情操。文庙的保护修缮,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

文保星罗棋布,古韵扑面而来。目前,漳州古城内拥有漳州文庙大成殿、“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庙)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简大狮避难处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衙旧址、东西桥亭及宋濠等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除了文庙,我们还将比干庙、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府衙旧址等9处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古城(一期)项目保护修缮。目前,比干庙修缮项目已进场施工;省委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和配套用房建设已完工,进入展陈阶段;汪春源故居修缮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廖子菁介绍。

与此同时,漳州古城内非遗集中,仅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漳州木偶头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等7项。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古城保留了约两万名原住民,这些原住民本身就是古城的活文化。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古城文化,我们还加强打白铁、竹编等古城内传统老行当、老手工艺的保护。”廖子菁说:“今年,漳州古城记忆馆、漳州非遗特色工艺展示馆的投入运营,也有效提升了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生活 慢了

远道而来,恰逢一场南方初夏的雨。撑一把伞,游客韩小秀安静地徜徉于古城的石板路上。兜兜转转,从台湾路拐进延安南路,不多时,抬眼望处,发现一家咖啡小店,点了杯拿铁,看雨,发呆,充分享受这里的慢生活。“在漳州古城,我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韩小秀说。

规划是关键,建设是体现,业态是成效。漳州在推进古城保护建设过程中,注重多种“业态”的打造,让广大市民、游客充分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古城慢生活。在不断提升老街美食业态,努力做足“漳州味”的同时,结合民居改造,古城已陆续植入咖啡馆、酒吧、艺术工作室等创意和休闲产业。

“2017年是古城(一期)项目建设的决胜之年,‘重头戏’是修缮建设东宋河景观带和北京路。”廖子菁介绍,“在此基础上,依托北京路片区拥有的温度高、储量大的地热田资源,结合东宋河景观带及商业街建设,重点开发温泉度假酒店、温泉民宿、温泉休闲等特色业态,努力打造‘漳州温泉古城’文化旅游品牌,争取早日实现国家4A级景区创建目标。”

九龙江穿漳州城而过,漳州古城屹立北岸,南山古寺坐落南岸。漳州还将以修文西路、钟法路交叉口西侧为开始节点,架设天桥至西宋河,再通过廊道连接至钟法路水闸及南山桥,同时把南山桥改造提升为廊桥,使漳州古城与南湖片区无缝连接,实现业态持续拓展,古城“慢生活”范围不断串联扩大。(记者 邱丹燕 通讯员 林良益 肖海莲)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