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90后小伙孜孜不倦地求索竹编艺术 在经纬间编织别样人生

zz.fjsen.com  2017-10-20 10:52:4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最近,在华安第二实验小学、在湖林乡的岛濑荷花园,出现了许多造型有趣的竹人,吸引许多学生和游客前来拍照。这些竹人,均来自华安县利水村90后小伙子郭毅民之手。

昨日,笔者采访了郭毅民。“我最喜欢对着一个样品,沉醉在对它的研究中。就像上学时做数学题一样,不断推算,寻找规律,最后发现原来这么简单。”郭毅民捣鼓着手中的黄篾,低着头说:“竹编之美,在于它的每一处细节。”他经常因为琢磨如何处理一个细节,而在工作室待到凌晨,也因为追求细节,一个巴掌高的小花篓,就要花去两三天时间。在他的工作室里,有一个格外吸睛的作品,名为“万象”。“万象”整体像一股没有头,却能到处流窜的墨水;又像一缕凝聚在一起,剧烈活动着的青烟;又像几十条围绕山峰盘旋而上,却又浑然一体的公路……每个角度,都不一样,又似乎一个样。“万象万变,万变相通。通则灵,灵则有生。”这是郭毅民对“万象”的解读。他告诉笔者,“万象”有两个特别的地方:一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它都不一样;一个找不到它的任何接头。当“万象”亮现第15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时,引来无数追问——“它是怎么制作成的?”它为郭毅民带来“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09年,郭毅民考上浙江理工大学家具设计专业。大四下学期的一天,他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竹编作品书。书中各种精美绝伦的竹编作品,牢牢锁住了他的目光。他问书店老板:“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作者吗?”老板告知,作者何福礼在东阳东风竹编厂。郭毅民立即跑到竹编厂,对何福礼说:“我想向您学习竹编手艺!”

何福礼从事竹编近60年,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东阳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是目前创作立体竹编最多的竹编艺术家之一。认识竹材、劈篾……郭毅民从零学起,一学就是3年。学习竹编那阶段,夏天没有空调,住的地方酷热难耐,就在草席旁洒一点水;冬天严寒,没有制暖设备,他就多加几层棉被。没有收入,他常常一把青菜维持一天的伙食。郭毅民悟性高,学习刻苦,很快便编织出一套茶篓,并且成功售卖——5个直径8厘米、高度10厘米的茶篓,总共4000元。他更加坚定学习竹编的决心。如今,他熟练掌握“翻簧”“排丝”工艺,竹丝镶嵌技法,以及桂圆穿孔花、紫藤花、彩色渲染等多种编织方法。

今年5月,郭毅民瞄准家乡丰富的竹资源,以6万元的启动资金,购买设备、雇佣工人,在利水村成立竹编工作室。“刚成立工作室时,资金不足,幸好得到华安县林业局的支持。”郭毅民说,林业局允许他在不破坏种植的前提下,免费到竹种园砍伐需要的竹子。他高兴地砍了一批竹子回家。

然而,竹子砍回家后,一直下雨,竹子淋了一个多月的雨,全发生霉变。在忧心中,郭毅民意外发现,由于光线、淋雨、挤压程度不一样,每支竹子的颜色也不一样。于是,在此基础上,他用五种扎藤方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竹花篓。花篓整体为长方体,周身环绕着颜色不一的波纹。在花篓颈部,环绕点缀四朵小花。一条细长光滑的提带,方便手提的同时,让整体更显协调美观。很多人一看到花篓就爱不释手,郭毅民将其称为“来自一场雨的意外收获”。

同样是意外收获的,还有郭毅民那些学生们给他的惊喜。9月,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邀请他担任该校竹编社团教师,每周一下午教学生们竹编技艺。“我没有想到,学生们这么喜欢竹编。”他说,二十多个学生聚精会神,下课了还不愿意走。这让郭毅民看到了竹编这门传统技术的传承希望。

如今,郭毅民是浙江师范大学、华安二实小的竹编老师,也在厦门一工作室教授竹编技艺,而他制作的竹编作品在浙江、上海、北京等市场广受欢迎。他说:“都是一辈子,我愿意选择自己兴趣的方式过这一生。竹编,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会坚守和发扬它,如同守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样。”

⊙郭碧桃文/图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