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援助塞内加尔医疗队载誉归来:我们的担当令非洲兄弟点赞

zz.fjsen.com  2017-11-08 10:52:03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张茂狮在给塞内加尔病人治病

肩负使命,远渡重洋,来到1.4万公里之外的非洲塞内加尔,700多个日日夜夜守护当地百姓的健康。圆满完成任务、载誉归来的我市援塞医疗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环境恶劣 不负医者仁心

时间回到2015年9月1日,中国第16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由漳州市卫计委组队,由各大医院医护人员组成,张茂狮带队,为期两年。

塞内加尔被称为“西非之角”,在非洲的最西端,与福建省相隔约1.4万公里,没有直达的航班,由厦门出发,队员们耗时近30个小时、转了数次航班才抵达。

当到达援塞目的地比基纳医院,队员们惊呆了:荒草苍苍的机坪,坑坑洼洼的道路,一到雨天便会漏水的房屋,近40℃的酷暑高温时不时断电……虽有心理准备,但简陋的条件还是超乎大家的想象。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治病救人,需要很大的勇气。队员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在国内都是可以做大的复杂手术。到了塞内加尔,没有及时完备的化验检查,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相当于我国乡镇卫生院的水平,一些麻醉设施、医疗器械陈旧落后。”张茂狮队长说,队员在做手术的过程中,经常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甚至连照明都用手机照明。有一次手术,3个月大的婴儿误吞食一枚十字螺丝钉,卡在食管。由于器材匮乏,医院最细的食管镜和配套的异物钳长达40厘米。婴儿的食管很细,只能用细的食管镜才能检查并取出异物。大家绞尽脑汁,利用周边一切可以利用的陈旧医疗物件,耗时不足5分钟,在没有明显损伤的情况下,取出异物。取出异物的那一瞬间,手术室的其他黑人同事纷纷对中国医生竖起大拇指。

除了简陋的卫生条件,当地生活条件恶劣。蚊虫几乎都带有疟疾、两三层纱窗都挡不住,老鼠蟑螂时不时出来游荡,队员们一周采购一次食材,吃腻了冻品,他们就采集蒲公英的嫩叶充当蔬菜……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队员们坚强无私,硬是克服了困难,创造出了喜人的成绩:医疗队共接诊门诊病人15466人次、住院病人3615人次、手术人次2619人、麻醉人次1313人、抢救危重病人874次、针灸推拿3816人次、检验检查(包括检验和放射)29697人次;接诊在塞华人病人602人次、诊治使馆病人206人次;接诊使馆介绍的塞方特殊人员66人次。

勇于担当 结下深厚友谊

“在比基纳医院的两年时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和信任,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国后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张茂狮队长表示,塞内加尔民众了解中国大多从医疗队开始,医疗队就像民间外交大使。

在非洲,除了医院的常规治疗诊断外,队员们主动下基层也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医疗队驱车冒着高温40℃的酷暑历时10个小时颠簸到达马塔姆地区,看到当地居民生活脏乱差,很多人疾病缠身。队员们触景伤情,立即免费为当地居民分发医疗物资,并不厌其烦告诉他们卫生防护知识。要离开塞内加尔的时候,当地居民的卫生环境已改善了不少。知道医疗队要回国,马塔姆群众还依依不舍前来欢送,连声叫着“中国好!”

每逢当地传统节日,医疗队便邀请当地医生和附近居民前来聚餐,请他们吃中国菜、包饺子,看中国表演,并以自己做手工礼品和当地人互赠,以传递友好。至今,附近居民还对中国的牛肉水饺、海鲜水饺印象颇深。为了改善医疗环境,张茂狮队长还从国内引入先进的医疗器材,如麻醉设备、骨科器械、电子胃镜、超声乳化仪等,应用在特殊手术过程中,给塞内加尔的病人带去千万福音。

“中国医生不仅在非洲治病救人,更让非洲人民看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张茂狮说。援外期间,医疗队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开展了4次医疗义诊和3次较大型巡回医疗义诊活动,分别在首都达喀尔约夫区和医院所在地区,以及达喀尔以外的捷斯、考拉克、济金绍尔等边远内陆地区,为当地的老百姓免费诊病、送医送药和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义诊受益人数达3000余人次,援塞医疗队也得到了当地人民和政府及国内外媒体的赞扬和认同。

☉记者 庄文剑 文 漳卫计 供图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