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钱”途护生态 南靖和溪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zz.fjsen.com  2017-12-05 17:52:1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12月5日讯(本网记者 陈惠华 通讯员 许珠玲 吴端端)在南靖县和溪镇和溪村的林区,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下面,林农郑学水笑容满面地向笔者展示了一株他12年前种下的,重约5斤的巴戟天。

“别看这一棵棵不起眼的草,它可是我们全家的宝贝,这种植物叫巴戟天,又称不凋草、三蔓草,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南方人参”之称”。”郑学水指着的松树下的草说。

南靖和溪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合巴戟天的生长,从而让和溪的巴戟天远近闻名,因此和溪镇素有南靖和溪镇林下经济的美称,栽种的巴戟天获得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注册,以品种优良、质量上乘饮誉海内外。目前,和溪全镇像这种在林下种植的巴戟天面积大约有4500亩,适宜栽种面积近5万亩,是全国最大规模的巴戟天生产地。

由于巴戟天的种植周期比较长,这让和溪很多林农的生活也一度陷入困境。近几年来,政府针对种植巴戟天的林农出台了补贴政策,林下种植巴戟天1亩补贴1200元。“我种了30多亩,补贴了39000多块钱,已经够付请工人等方面的费用,非常感谢政府,我很满意了。”郑学水向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林地可以种植3000株巴戟天,10年后每株可以达到5斤的重,按照这样算,10年后一亩巴戟天的产值可达到180万元。郑学水在林下种植了30多亩的巴戟天,其可获得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在和溪镇还有许多像郑学水一样种植巴戟天的林农,巴戟天已经成为他们致富路上的“大功臣”。

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转变,和溪林下经济为广大林农提供了一条“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的发展之路。通过林下套种经济作物,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提高了当前短期收益,同时又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