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在外对口支援的漳州人讲述“圆援愿”的故事

zz.fjsen.com  2018-09-24 09:36:5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圆·援·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是中秋佳节,在这个举家团圆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以“千里共婵娟”为题,带您认识一群在外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漳州人,讲述他们“圆·援·愿”的故事。

圆,月到中秋分外圆。团圆,不仅是中秋亘古不变的主题,更是中国人普遍的美好愿景。因中秋夜月亮丰盈、月色皎洁,诗意的中国人早已把对生活的期盼寄寓其中,赋予中秋节“团圆”之意。这一天,不论是为生计奔忙,抑或远在他乡,多少人为了团圆而不懈努力,就是期盼着能和家人一起倒上一杯酒、品上一块饼,享受“醉美”亲情。

援,一方有需八方支援。在这个溢满团圆之意的中秋佳节,有这样一群漳州人,不能与家人团圆。在天山脚下、在高原之巅,他们援疆援藏;在塞上古地、在异国他乡,他们援宁援非。舍小家为大家,离家千里万里之遥的他们,跨越了民族国界,超越了种族肤色,挥洒汗水,将大爱播撒四方。

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从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舍小家,为的是大家。在这个节日里,这些漳州人依旧奋战在援建地,继续挥洒青春与汗水,为千家万户的心愿早日画上一个圆。昨夜,秋雨带来一场大家期盼已久的清凉。我们也期盼着你们平安归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龙江夜雨时”。

⊙九和

援藏漳州人“每一个动人故事,都写进给女儿的信”

叶毓走访藏民,与他们亲切交流

9月23日晚,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叶毓满脑子想的,还是明天与当地五保户老人庆中秋聚会的事。作为省第八批援藏队边坝工作队领队,叶毓还担任边坝县委副书记。

一种被称为“耍坝子”的大型聚会活动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今年对叶毓而言却尤为特别,“打算把当地五保户供养中心的百位老人们都聚了起来,和援藏队员们一起过中秋。”

作为福建省第一批到边坝县开展对口支援的干部,回想起刚走进这座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偏远小城时的经历,叶毓仍历历在目:严重缺氧和高原反应,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跋涉走访,大雪封山、暴雨塌路等极端天气的磨砺,让队员们在进藏几个月后平均减重10斤。

在当地干部和藏民的热心帮助下,队员们迅速调整适应,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对边坝县9个乡镇的调研和目标规划,促成龙文区与边坝拉孜乡、芗城区与边坝尼木乡的对口帮扶,并以此为基础,与9个边坝县县直部门、寺庙管委会达成结对帮扶共建协议,建立了两地县直职能部门互帮互助机制。

“仁波切”,藏语意为“珍宝”,西藏群众把这个称号送给了漳州援藏干部。两年来,援藏队员们促成了数个项目的落地,更在帮扶中与藏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每一个动人故事,都写进给女儿的信。我希望她能知道,尽管我不能陪在她的身边、看着她成长,但是在祖国的某个地方,我一样在跟她一起努力、为人们的生活能变得更好而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叶毓告诉记者,女儿的微信名称现在也改成了“仁波切”,头像是个可爱的石榴。女儿说,“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不管身在何处,都会有无穷的力量。我们都想成为更多人的仁波切,带去温暖和光芒。⊙本报记者蔡柳楠文受访者供图

援疆漳州人​“有牵挂的地方,就是家”

黄永健在陪哈地里别克的小孩放风筝

9月23日晚上九点多,位于新疆昌吉州木垒县新户镇的霍斯章村像往常一样安静。走进村子,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长黄永健裹紧身上的工作大衣,搓了搓冻红的双手,敲响了村路旁的一户大门。

门很快就开了,“结对亲戚”哈地里别克探出了头,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3岁的大女儿褚阿克从他的身后跑出,张开双手直往黄永健的身上扑,用维吾尔族语喊着:“亲戚伯伯,抱抱!抱抱!”从屋外的三四度寒风中走进明亮的屋里,黄永健和同事只觉得一阵温暖。

这是黄永健在新疆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2017年2月,当他作为福建省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从漳州来到天山脚下,担任木垒县哈萨克自治县委副书记,便如胡杨木般深深地扎根了下来。

“来,阿健,快尝尝刚出锅的热馍馍。”哈地里别克的岳父阿克宛笑着招呼着,并给他倒上了一碗茶,浓郁的茶汤香气扑鼻。黄永健乐滋滋地将包里装的月饼小心翼翼地摆到桌上。这是他提前数天托人从千里之外的漳州寄来的,买的是当地最受欢迎的莲蓉蛋黄口味。“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也要好好聚聚才行。”黄永健边朗声笑着,边将月饼掰成小份,细心喂褚阿克和她的弟弟。

看着坐在炕头吃得满心欢喜的姐弟俩,黄永健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小女儿。决定援疆离开家前,女儿才三个多月大,还不会说话。女儿叫出的第一声“爸爸”,是妻子用手机录下后用微信传给远在祖国西北边陲的他。每当忙碌一天深夜回到宿舍,他最喜欢做的便是打开微信,看看妻子发来的孩子们最新的视频和照片。上周,女儿刚过了两岁生日,视频里的她已经会跑会笑会闹。

心疼、不舍,还有深深的抱歉,常常会让黄永健在跟家人通电话时说不出话来。可是这些年来,家人对他援疆行动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却也给了他莫大的勇气和动力,在这片土地上深耕、壮大。屋外的风呼呼作响,高悬空中的冷月显得格外明亮。屋里却是一片欢声笑语、暖意融融。“木垒、漳州,都有我的爱和牵挂。而有牵挂的地方,就是家。”黄永健说。⊙本报记者蔡柳楠文沈彦华图

援非漳州人“他们用手语祝我们中秋快乐!”

沈淑琼与非洲医生合作,专心致志做手术。

9月23日,是解放军第175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沈淑琼在赞比亚卢萨卡的第255天。她同时担任中国第二十一批援助赞比亚军医组党支部副书记。

照例在微信朋友圈完成了计时“打卡”后,沈淑琼简单洗漱一番,推开门向值班室走去。

走在路上,沈淑琼还不时回味着昨天傍晚的一幕:一名常来做肾透析的黑人小女孩在临行前,很认真地用手语对沈淑琼比划着什么。“当时大家都一脸茫然,直到当地医生告诉我们,女孩是在向我们表示感谢,并祝福节日快乐。”沈淑琼说,“仅这一个手势,便抵得过世间所有美好的语言。”

自从2017年1月11日随阿联酋航空EK303次航班降落在这片土地上,沈淑琼每天清晨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记录下新的日子,“这些既是离开家的时间,也是开始新生活的坐标。记录下的,是一种期待。”沈淑琼说。

沈淑琼和援非队友们居住的这所小四合院,位于赞比亚麦纳索科军医院的后方,配备着简单的桌椅和被褥,院旁的水塔和电线最近总出故障。在超30℃高温下无水无电可用,这样的情况小院中的人早已习以为常。

尽管是赞比亚三军总医院,在当地也有着响亮的名头,但麦纳索科医院的实际占地面积并不大,在职医生只有十余人。全院大部分仪器设备标注着Made in China,门前驶过的也是令人眼熟的解放卡车。沈淑琼和队友到来后,立刻成为医疗主力军。从心血管内科、骨科到普外科、放射科,援非军医每天与当地医生一起看门诊、做检查、做手术、写记录,经常忙到深夜。“有时碰上高温断电,正在手术的医生们就用手机照明。一台手术数个小时坚持下来,结束时大家往往汗流浃背、累到虚脱。”

除了语言不通、设备简陋之外,最大的风险便是医疗传染。沈淑琼告诉我们,由于当地的蚊虫常带有疟疾,医护人员还必须定时补充抗疟药物。但沈淑琼和战友们坚持下来了,因为他们深知,后方,是强大的祖国;而在这里,他们就是当地人眼中的“守护神”。

⊙本报记者蔡柳楠文受访者供图

援宁漳州人 吃着臊子面迎来中秋节

每天早上,朱勇聪早早来到学校领着学生运动

9月5日,刚到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的第一天,第二十批福建援宁队领队、龙海市港尾中学副书记朱勇聪就被“惊吓”到了。

驾着吉普车沿110国道一路驶来,靠近贺兰山东麓的大道两旁一片葱茏,不远处能看到一排排带着闽南红厝风格的瓦房整齐排列着,红树莓、葡萄、番茄、百合纵横成田,奶牛、肉牛养殖屋上还安装着现代化蓄能设备,“这还是那个空中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子跑的戈壁滩么?”朱勇聪在心里不住感叹。

9月21日,朱勇聪援教的闽宁第二中学举行开学典礼。红砖白墙燕尾脊的一栋栋教学楼装饰一新,明亮的教室里不仅配备有多功能放映设备,还建有录播室、观测室等先进教学房。偌大的塑胶操场上,站满了穿着崭新校服的学子们。迎着阳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这座小镇,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片戈壁荒滩到生态移民示范镇的蜕变。起高楼、修马路,种葡萄、建酒庄,闽宁镇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改变,让人惊叹,更让人热血澎湃。

到学校报道后,每天六点朱勇聪都会早早起来,在宿舍楼下的早餐店喝上一碗面汤,然后一路感受着小镇清晨里车水马龙的热闹时光,向学校走去。

七点的学生跑操,他总是第一个到。精神抖擞地跟着大家一起喊口号、做运动后,开始一天新的课程。

9月23日,是朱勇聪到达闽宁镇的第19天。围着宿舍里的小餐桌,吃着臊子面和炒煳饽,他与队友们一起度过了在他乡的第一个中秋节。

在当天的记事本里,他这样写道:“这座城市用了短短20年实现荒漠变绿洲。今天我们来到了这里,带着东部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着西部吃苦耐劳的优秀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片土地,将因着你、我以及生活在此的每个人,而发生巨大改变。”

⊙本报记者蔡柳楠文受访者供图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