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漳州市科技发展综述

zz.fjsen.com  2018-10-29 09:15:0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至2017年底,全市已培育科技型企业644家, 332家企业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高新技术企业15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9家,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

-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9个

-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众创空间38家,孵化面积13万多平方米,入驻创业团队总数600多个、创业人数4000多人

-2011年来,全市共有106项自主创新成果获国家、省级科学技术奖,评出市科技进步奖187项

从1978年走进科学的春天到新时代步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从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践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漳州科技砥砺前行,铸就辉煌: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四连冠”,争创了一系列国家级科技品牌,成为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设区市。

改革开放40年来,经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我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产学研协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双创、省科技奖励、引进重大机构和成果落地等方面工作均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卓有成效,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升,科技创新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技术创新,培育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988年,漳州科华公司成立,开启UPS(不间断电源)的研发和制造;2000年,科华独创“无主从自适应并联技术”,使国产UPS技术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3月,在中国IT市场年会上,漳州科华包揽了2017年至2018年“中国高端UPS市场国产品牌年度占有率第一”“中国UPS市场国产品牌占有率第一”“中国高端UPS市场年度成功企业”“中国充电桩市场年度成长最快企业”“中国数据中心年度优秀解决方案”等五项大奖。这家成立于1988年的民营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公司开发的多项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市场空白,真正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漳州科华公司的创新发展历程,正是我市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生动写照。

40年来,一项项科技创新,如同一颗颗火种,持续点燃我市企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推动着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针对传统产业中普遍存在的专业人才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等瓶颈问题,我市企业纷纷踩紧创新驱动的油门,或下本钱技改,内强素质,或推进校企联姻,借船出海。同时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理念和手段应用到传统产业的提升中。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研发投入超过500万元企业数162家。

多年来,漳州始终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造就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至2017年底,全市已培育科技型企业644家, 332家企业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高新技术企业15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9家,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含试点企业1家),为产业转型升级集聚了强劲内生动力。

搭建平台,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新动能

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让实验室里的成果走出“深闺”,走进车间,走到百姓身边,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根本所在。

为了打通科技研发的上下游,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市就立足农业产业优势,相继建成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基地体系、农业科技队伍网络体系,定期开展学术讨论、技术攻关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日趋提速,通过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为我市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支撑平台相继搭建。目前已引进欧中现代农业研发中心、海峡两岸光电一体化研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发漳州中心等一批省级重大研发机构落地,建设国家花卉工程中心漳州水仙花分中心、漳州食品科技应用研究院等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9个。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创新体系。漳州向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伸出“橄榄枝”,主动对接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大力开展科技合作,让这些优质创新资源聚集漳州,推动漳州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目前已有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漳州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院、所)地合作关系。建立中国高校技术转移(漳州)中心和数字仪表、食品等6个技术转移示范基地。近五年,累计有1000多名专家教授来漳开展科技交流和项目对接洽谈,促成200多项产学研协作项目,现有100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年新增产值30多亿元。

随着资本、项目、人才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并呈现出建设主体多元化、创业活动常态化、创业理念先进化等特色。目前,全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众创空间38家,孵化面积13万多平方米,工位4000多个,入驻创业团队总数600多个、创业人数4000多人。

健全体系,全力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七条措施》《漳州市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发明专利、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具体措施,为全市科技创新再次注入“原动力”。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460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2.74亿元,投入市本级科技经费1.13亿元,帮助503家企业享受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费4.8亿元。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长,今年安排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近6000万元用于兑现科技奖励政策、支持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扶持科技创新项目等。

政策配套措施到位、财政科技不断投入,全市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激活,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6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为450亿元。

创新创业活力迸发,优秀科技成果和人才不断涌现。2011年来,全市共有106项自主创新成果获国家、省级科学技术奖,评出市科技进步奖187项,结出累累硕果,培育了一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名、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名。(本报记者 朱秀敏)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