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溪畔起新城 绿色宜居平和正冉冉升起

zz.fjsen.com  2018-12-13 10:43:5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从东西纵横一条街的小县城,发展到四纵六横的大县城,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层层吹绿平和的土地。河滨漫道、公园广场、美食一条街、茶叶市场……这里每天都有新变化,一座以“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绿色宜居小城市正冉冉升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平和县城迈出东扩的步伐。当地人再熟悉不过的东风街,陆续有了“新伙伴”,龙溪路、琯溪路、和平路等一一平行而建。紧接着,北环路、团结路、长安路、河滨路、银河路、北大路,依南北走向交错而成,日渐组合为如今的“四纵六横”城市交通网。路通城拓,百业兴旺,一派红火,一排排红瓦白墙、立面整齐划一的临街商宅拔地而起。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平和出现了第一个七层楼高的套房式商住小区——河滨花园。

跨入新世纪,平和县城东扩的势头高歌猛进。通过调整县城控制区总体规划,采取“连片开发,组团扩张”的方案,加速推进县城区向东南集聚发展,推动县城中心区规模壮大,使县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围绕花山溪、牛头溪两条穿城而过的天然水系,广宝花园、汇景新区、帝景新城等一片片现代标准住宅小区接连开发,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在此基础上,平和决定把眼光放得更远,对“大县城·小城市”发展做出了远景拓展规划,积极推进山格、坂仔融入其规划范围,扩大城区规模。2008年11月,广兆中学奠基动工,带动了县城南岸高南片区的连片开发;2009年10月,正兴大道开始投建,打通了进城的第二快车道;2012年秋,平和县举全县之力推进规划建设3000亩的科技产业园……组合拳,大手笔,平和的“大县城战略”再上新台阶。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发展、关系民生,更事关城市长远发展。近年来,平和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建设得到有序推进。2014年,平和大桥完成改造,拓展延伸河滨路、银河路、英才路等道路16.9公里,新建绿道9.5公里,实施市政管网提升;2015年,城乡一体发展步伐加快。河滨路、英才路等竣工投用,东环路一期、河滨南路等相继动工建设,旗仔山片区棚户区启动改造;2016年,围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区主干路网、城乡美化绿化、污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等项目全面投建;2017年,围绕建设县城区“十个一”工程,着力推进阳明大道、奇兰路、东环路一期、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自来水管网提升改造、绿道网等市政设施建设和中秋埔棚户区改造,同时加快润和广场、英才尚层、书香门第等地产项目投建步伐,为小城建设“添砖加瓦”。

物质条件的改善,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2010年夏,占地85亩的宝善公园正式投用。2015年夏,占地160亩的阳明公园建成。通过逐年绿化建设,平和新增公共绿地30多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0多亩,建设沿溪绿道慢道10.5公里,截至2015年,平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跳广场舞、打太极拳、游泳、骑行,逐步为当地百姓开启“健康慢生活”的节奏。

随着“生态+”理念的融入,平和“大县城·小城市”的城市规划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全县相继启动供水污水、排水排涝、风貌景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开展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和城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今年,修编后的《平和县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更是为中心城区的空间发展描绘了未来的蓝图。

改革开放40年,时间洪流奔涌向前,平和面貌翻天覆地。一次次大规模、大手笔的倾力建设,中心城区体量不断壮大,承载能力、服务功能、辐射作用持续增强,柚乡平和的名片里,又添加上“中国十大最美茶乡”“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县城”等称号,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座曾经“小家碧玉”的小县城,正朝着“大家闺秀”的小城市慢慢蜕变。(黄水成)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