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漳浦 听台商讲在漳创业和生活故事

zz.fjsen.com  2019-10-17 09:40:1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深入三本肥料工业有限公司车间聚焦有机肥产品

听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讲创业故事


了解台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优质果苗培育秘诀


10月16日,“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参访团走进漳浦,围绕漳台产业交流合作,深入漳浦台创园、天福茶博物院等地,与漳州三本肥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中、台丰山生态园创办人蔡志阳、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进行零距离交流,听台商台胞说那些在漳创业和生活的故事。

在漳台胞的笑脸,她感动了

“漳浦就是我的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咱家里人帮助了我。”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在接受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团近两小时的采访后,饱含深情地说道,而后露出了幸福的笑脸。这一幕深深触动了长期致力于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宣传报道的加拿大维多利亚传媒董事长王燕云,让她潸然泪下。

王燕云祖籍北京,目前在加拿大工作生活已有二十一年。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她,始终心系祖国发展,尤其是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每每阅读到有违事实依据、有意破坏两岸和平发展的新闻报道时,她总会第一时间发表评论文章,抨击虚假报道,维护祖国统一。此外,她也长期致力于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帮助旅居加拿大的台胞前往祖国大陆发展,帮他们制定“登陆”计划,解读大陆政策。

“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父母。”王燕云在全天的采访中,真实感受到了台胞在漳州生活居住工作的幸福感。再次回想起三位受访台胞的话语,蔡志阳“我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大陆漳州,因为这里是我的家”、陈建生“我的根在漳州”、李瑞河“漳浦人就是我的家人”,王燕云激动地说道,“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漳台青的故事,她直播了

在漳浦台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百余种果树新品种令参访团一行啧啧称奇,不时按动相机快门或手机拍照键。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回族报》的网媒责编拉黑玛,则全程用俄语直播着,讲述台丰山创办人台青蔡志阳在漳的创业故事。

“今天,带大家看看台湾青年蔡志阳在福建漳州种植的水果。这是黄晶果,味道香甜且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这是太平洋莎梨,果汁多、味略甘;这是手指柠檬,只有指头大小,很有营养……”拉黑玛边走边拍边解说着,并将拍摄的短视频发至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与广大吉尔吉斯斯坦受众分享和互动。“你们都没见过吧,我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果感兴趣,可以来漳州走走看看尝尝。”多段视频末尾,拉黑玛总会向吉尔吉斯斯坦朋友邀请,当起漳州旅游推介员。

在漳台商的成果,他羡慕了

“这个肥料适宜在尼日利亚使用吗?”在与漳州三本肥料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台商陈建中的座谈会中,来自尼日利亚《西非华声报》的董事长倪孟晓不断地向陈建中抛出问题,详细了解这些肥料的特性。

倪孟晓不仅是一名媒体人,也是一名农场主。他在尼日利亚拥有1000多亩的种植园区,以种植蔬菜为主。这让倪孟晓对尼日利亚的农业发展现状有着深入的了解,也清楚地知道当地在果蔬种植上存在的肥料质量不高的困境。“尼日利亚的农业种植急需品质优良的有机肥,希望陈建中先生以及各位台商能够在帮助漳州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能来尼日利亚,帮助与指导当地的种植人员提高种植水平,进一步促进中非交流与合作。”倪孟晓不仅表达了其对漳州拥有众多台商的羡慕之情,更向台商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在台丰山生态园区内,倪孟晓全程开启视频录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仔细地记录下来。“此次既是主题采访之行,也是取经之行。”倪孟晓说。

捷克《中欧文联报》副社长李士飞:

台资企业也是漳州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台湾拥有许多高端技术和人才,漳州作为台商投资密集区,在借鉴和学习台商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上具备独特优势。漳州可把台资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助,实现共同发展。

我了解到,台湾生产的茶叶在欧盟可享受免检,这体现着台湾有机肥的优质性。作为优质有机肥生产商代表的漳州三本肥料工业有限公司就落户在漳州,其生产的产品和带来的农业种植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漳州农产品的品质,能进一步擦亮漳州“花果之乡”的招牌。

近年来,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的背后,有着漳台交流合作的贡献,有广大台商台胞的辛勤付出,希望漳州能进一步发挥对台优势,促进漳台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两岸产业对接,实现漳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韩国中外通讯社副总编龙敏:

一家人就该常来常往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本是一家人,就该常来常往。其中,作为台胞重要祖籍地、台湾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漳州,长期着力于帮助台胞来漳寻根谒祖,不断加强漳台文化交流和经贸考察,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而不懈努力。

漳州应当持续扩大两岸人员往来,着力深化文化、教育、体育等各领域交流,特别是重视基层交流的广度深度和实际效果。同时,要积极为台商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协助台资企业提升竞争力,不断汇聚两岸和平发展的力量。希望漳州能继续发挥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加强两岸交流交往,继续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办好一批基层民间活动、建设一批青年交流基地,让一家人能够常来常往,亲上加亲。(本报记者 王心如 张志鹏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张旭摄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