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精神”继往开来 探访龙江风格发祥地龙海榜山

zz.fjsen.com  2019-10-20 09:47:22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初秋的早晨,我们来到龙江文化生态园,这里碧波荡漾、花红柳绿。眼前这番美景令人如春风拂面,这股春风从1963年的春天吹来——这里正是当年那个传遍中国大地的美德事迹的旧址龙海榜山镇洋西村,这里诞生了一种传承至今的高尚精神品格——“龙江精神”。

1963年,这是漳州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年份,更是龙海人民值得代代传颂、引以为荣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诞生了两种精神——“雷锋精神”和“龙江精神”,值得漳州人民引以为傲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龙江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并列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楷模。毛泽东评价为“让水,不争水!龙江精神,这是共产主义风格”。这两种精神融为一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这两种精神影响了中国大半个世纪,至今仍在持续影响着我们。

如今,以“龙江颂歌”为主题的龙江文化生态园,已成为吸引全国各地干群前来学习的美育德育基地。五十多年来,“龙江精神”已成为激励漳州人民发展的“五种精神”之一,它传承了几代人、教育了几代人。在今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它再次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的主题之一。

勿忘“龙江风格”

1963年春天,整整四个月,漳州平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龙海全县11万多亩水田缺水溶田。面对肆虐的旱情,龙海县委毅然做出堵江截流,引水溶田的决定,就是在上游榜山公社洋西大队的江面上筑起一条拦江大坝,堵截九龙江西溪水,抬高水位、迫使水流通过“公”字闸进入九十九湾干渠,灌溉下游受旱的10万亩高产田。而这个做法要以淹没上游的榜山镇洋西村1300亩水田为代价。“宁淹千三救十万”,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抗旱斗争中,榜山人民舍小我、顾大局,谱写了一曲“丢卒保车、顾全大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赞歌,缔造出高尚的“龙江精神”。

站在龙江文化生态园的观景台,当年的西溪拦江大坝依稀可见。江水滔滔,仿佛听到了当年榜山汉子战江修坝的吆喝声,仿佛看到了万人千船堵西溪的宏伟战斗场面……仅仅用了四天时间准备,历经七昼夜的奋战,一条长535米的大坝拦江建成。江水通过“公”字闸,汇入九十九湾干渠中,灌溉了下游10万亩良田。

在那个年代,建坝修桥几多艰辛,然而龙海人民做到了。200斤重的大石头、带着当年的江泥陈放在龙江精神展示馆中,这需要五名熟悉水性、身强力壮且技术过硬的壮汉同时用力,才能准确把桩打进河床。湍急的水流没能阻挡“浪里白条”的好身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玉枕打桩队。当年玉枕自愿报名参与打桩的有40人,直接参与打桩的是26人。他们个个技艺高超,机智勇敢,在水上走梅花桩如履平地。打桩英雄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令九龙江两岸上千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西溪大坝第一次合龙没有成功,指挥部决定:沉船!两条木船使劲地劈开浪峰,横卡在竹桩旁。一个穿着裤衩,袒露胸膛,全身肌肉深褐发光的大汉,“嗖”地从坝上跃入船中,接过一个个的沙包,堆在船里……让人仿佛看到了《水浒传》中“浪里白条”张顺和阮小二、阮小五兄弟的身影。

离旧址百米处是1970年建成的西溪大桥,共99孔、长654米,是西溪一条龙水利配套工程,由当地农民投工投劳历经三年建造而成,从根本上解决下游十个公社的旱涝、蓄水、排洪等问题。

步行在西溪生态园的绿道上,就看到了“公”字闸。当年堵江截流见证人、戏剧《龙江颂》主要人物原型之一的郑饭桶老人告诉记者,“公”字闸原名“旱涝保收”闸,建于1956年。洋西村位于九龙江畔,怕涝不怕旱,建闸是为了旱涝保收。上海京剧团创作的《龙江颂》把这道闸称为“公”字闸,并沿用至今。

颂歌代代传

龙江文化生态园的一处红砖楼正是龙江精神展示馆。馆长林兆明说,展馆前身是一座废弃的水利管理用房,“这是龙海第四次建设有关龙江风格的纪念馆,一次次建设、一次次完善,无不体现龙海人民的‘龙江情怀’”。

这种情怀融入了一代代龙江人的心中。耳畔传来展示馆的背景音乐《听爷爷讲故事》,榜山“堵江让水”的故事要代代传颂,教育子孙后代。

榜山“堵江让水”的壮举于1963年4月7日,由《漳州报》第一时间刊发《榜山公社服从大局风格高尚》和《“丢卒保车”顾全大局》报道出去。6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著名诗人郭小川长篇通讯《旱天不旱地——记闽南抗旱斗争》,配评论《“榜山风格”的光辉》;同日,《文汇报》发表《九龙江畔一曲抗天凯歌入云霄》,两大报联手把“榜山风格”推向全国,“龙江精神”感动了神州大地。1964年11月27日、28日《福建日报》刊登报告文学《抗天歌》,由时任福建日报记者江福全等10人集体采写,笔名“石刃”,再次总结升华“龙江精神”,使之成为龙海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龙江精神”迅速名扬各地,宣传从报纸到戏剧再到书籍,全面铺开。

1965年3月,龙溪地区芗剧《碧水赞》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龙江风格”播撒在华东六省一市;1969年4月8日,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剧组成立,进行改编工作,随着唱红大江南北,发源于榜山公社的风格自此被称为“龙江风格”。

1993年1月14日,《闽南日报》头版发表了《勿忘“龙江风格”》一文,作者是时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王仲莘,几十年之后,“龙江风格”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1年,漳州市委下发文件,把“龙江风格”列为“五种精神”之一。2016年,由漳州市委宣传部编辑的《漳州力量》系列从书出版。其中《龙江风格》一书真实记载了20世纪60年代龙海人民在那场人与自然、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中,以大局为重,勇于牺牲自我的感人故事。

“龙江精神”,正是因其源于群众,才获得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精神照九州

几十年前,“龙江风格”像一粒种子,播下了舍己为人、顾全大局精神,根植在漳州人民心中、传播于九州大地。代代年年,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展现出更多耀人的风采。

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斗争中,安徽省决定打开王家坝水闸,向蒙洼地区分洪,宁可淹掉几十万亩待收的麦田,也要破堤援救。上海市为支援江、浙等兄弟省市的抗洪斗争,断然下令炸开青浦红旗塘坝,四县一区也纷纷开闸纳潮,把困难和牺牲留给自己,换来整个太湖地区汛情的缓解直至抗洪斗争的胜利。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用赫然入目的大标题赞之为九十年代的“龙江颂”!

“龙江风格”发源地的龙海人民再次发扬无私的援助精神,自发捐款,帮助湖北监利县石岭村灾后重建,援建村被当地村民命名为“龙海新村”。当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以《“龙江精神”谱新篇》为题进行了报道:“60年代福建龙海人民的龙江精神传遍神州,教育了监利人民。今年的抗洪抢险中,湖北监利上演了90年代‘龙江颂’,而龙海人民对监利人民重建家园的支持、帮助是那样情真意切,‘龙江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在当地,村民顾全大局、支持地方建设发展的故事不胜枚举。洋西村主任郑辉举例说,2015年为建设美丽乡村,村民们配合村里统一规划,拆除了自家维持生计的猪舍和砖瓦厂、胶合板场等小作坊。从1967年建西溪桥闸征地开始,到近年来厦漳同城大道、厦深铁路、福厦高铁等项目的建设,都征用了洋西村的土地。洋西村民一如既往地传承着“龙江精神”,支持着地方建设。

位于九龙江北溪旧江东桥江面,清澈的九龙江水沿着渠道,穿越海堤,注入鹭岛,解决了厦门的用水难题。在榜山镇,为保护厦漳两地用水安全,当地人民再次发扬“龙江精神”,狠下心将长洲马崎取水口150米红线控制区范围内的蘑菇产业全部清理,并在沿线规划铺设排污管道,彻底消除九龙江北溪的水质安全隐患。近年来,榜山镇以发展生态宜居城镇为目标,老百姓自拆胶合板场、砂石场等,实施全行业退出等生态环保整治。

迎着朝霞,位于三明市泰宁县城西新区的丹霞灵秀幼儿园,“龙江楼”充满着儿童的欢声笑语。这所龙海对口帮扶援建的幼儿园,开设20个教学班,有700多名孩童,目前是泰宁全县设施最完善的幼儿园之一。“这些年,龙海和泰宁结了协作帮扶对子,交流交往日益密切”,泰宁教育局局长高文珍正是龙海人,他大学毕业扎根泰宁30载,“之所以取名‘龙江楼’,是感谢龙海对泰宁以海带山、无私奉献的情谊。”

2012年以来,龙海市每年给泰宁对口帮扶资金1200万元,兴建产业园区、产业帮扶、惠民工程等。2016年以来,又将帮扶资金全部用于产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和园区资产整合与盘活。至2018年已入驻企业20家,年产值近19亿元,形成“山海协作、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放眼逶迤的九龙江畔,收藏记忆、承载高尚的龙江精神展示馆,像一颗珍贵的明珠镶嵌其中。馆长林兆明说,展示馆已成为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漳州市各单位、部门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开馆以来,已吸引了全国27个省区市游客前来参观。(本报记者 陈瑞珠 通讯员 周志荣 郭高杰 实习生 肖晓锦)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