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推荐> 正文
分享到:

漳州云霄下河“杨桃村”的脱贫之路

2019-11-08 15:12  来源:东南网  作者:林永清  责任编辑:陈惠华  我来说两句
云霄下河杨桃喜丰收 果农乐开怀 杨顽毅 摄

东南网漳州11月8日讯(本网记者 林永清)漫步云霄百果鲜,醉恋下河杨桃甜。云霄县“下河杨桃”一直享负盛名,作为杨桃种植“第一大村”,云霄下河乡下河村种植杨桃已有近150年历史,全村杨桃年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1.2亿元,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杨桃)示范村,2016年“下河杨桃”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认证,2017年“下河杨桃示范园”获评中国十佳绿色生态基地,当年下河杨桃还亮相了厦门金砖峰会。

然而,早年因为缺乏科学的引导和产业布局,当地农户各自为战,下河杨桃产业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剩下的老人守着自家杨桃园艰难度日,小山村成了“空壳村”,渐渐戴上省级重点扶贫村的“帽子”。

得益于脱贫攻坚战的启动,下河乡党委、政府积极在下河村实施产业扶贫,大力扶持杨桃种植业,加快发展杨桃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不断把电商扶贫工作拓展和延伸到合作社、贫困群众当中。2016年该村实现贫困户脱贫36户133人,2017年全村实现贫困户脱贫31户117人,2018年脱贫5户15人,村集体实现脱贫摘帽。

下河村贫困户蔡艺勇正在为自家的杨桃套袋 何玉武摄

改良杨桃品质 推行产业扶贫模式

立冬前后,恰是杨桃醉人时。11月7日,“E路同行·‘漳’显魅力 ”2019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漳州行大型采风团来到了下河乡下河村:茶马古道、百年古杨桃树群、古城堡、古楼宅、烽火台,还有潺潺的流水声,阵阵扑鼻的果香,溪畔上,“杨桃小镇”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如今的下河已不是昔日那个省级贫困村。

“过去我们群众最发愁的是杨桃卖不出好价钱。”下河村支部书记蔡劲松告诉记者,以前下河村杨桃种植面积虽然大却分散,品种以本地酸杨桃为主,口感酸涩,产量高销路却不好。此外,受地理位置偏远、运输条件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售卖杨桃只能“走、骑、等”,靠着肩挑手提走到邻村叫卖,骑上半小时三轮摩托运到城区卖,等着收购商进村,“杨桃鲜果每斤卖不到2元。 

为何改变这一“看天吃饭”状况,下河乡政府聘请了省农科院专家建立品种改良实验园,规划建设了500亩杨桃种植示范基地,在推广当地品种“虎尾种”种植的基础上,引进马来西亚水晶杨桃,台湾软枝杨桃、马来西亚红肉杨桃等品种,进行高接换种,并在全乡试验推广种植。

 
下河杨桃喜获丰收  戴园笙 摄

杨桃品质上去了,下河村又相继成立了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当地杨桃申请注册的“下河杨桃”地理商标,并统一制定杨桃的“地方标准”。此后,该村大力推动“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在这基础上推行了“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村里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了合作社,有种植杨桃的贫困户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由合作社包购包销,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培训,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2016年至今,下河村已有贫困户36户133人通过合作社实现了脱贫。

下河”市外桃源“引客来 高志坚摄

延伸杨桃产业链 实现一产“接二连三”

眼下,乡村休闲游在下河村正悄然兴起。在下河杨桃生态观光园里,总能看到游人如织,或在“万亩杨桃海”里摘杨桃、或在田园小屋里品蜜饯、或在瞭望台上赏美景……

云霄县以下河村为示范点,实施定点精准扶贫,不仅将杨桃产业做大做强,还推动杨桃产业“接二连三”,延伸出了杨桃加工业、旅游业,实现三产联动,形成“一产接二连三”格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三丰收”。

“下河村以杨桃产业为轴,打造杨桃加工产业及乡村旅游产业的闭环,激活农村经济活力,有效增加下河村群众收入,更辐射带动全乡经济发展。”下河乡宣传干事蔡育忠表示,目前下河杨桃已形成系列产品,几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生产的杨桃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杨桃树下话丰收 杨顽毅摄影

下河村还将目光聚焦到了发展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上。2016年,以万亩杨桃基地为支点,下河乡投资1.5亿元,在下河村兴建杨桃生态观光园,着力打造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暨文化旅游的杨桃生态观光园。

之后下河村又连续举办杨桃节,通过举办活动发展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游,引得厦门、泉州等地的自驾游客纷至沓来,仅2017年2月的杨桃采摘季,就吸引游客超过6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400余万元,2018年1月举办的第三届杨桃采摘季,不仅吸引来自闽粤地区的游客前来,还在线上线下主流旅行社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快了生态乡村旅游的步伐,推进下河村一产接二连三格局的形成。

“现在每周末都有自助旅行团到下河,乡村旅游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蔡育忠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了下河村贫困户的收入,2016年以来,下河村就有52户贫困户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增收,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农民合作社社员准备将杨桃网络订单发往全国各地 杨顽毅  摄

电商促进扶贫 贫困村迎来了“蝶变”

在下河村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记者看到社员们正忙碌着,准备将杨桃的网络订单发往全国各地。让杨桃触“电”入“网”,这是下河村在脱贫攻坚行动中走出的新路子。

下河村不忘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来促扶贫,他们依托万亩杨桃基地,建立了农村淘宝运营中心,同步成立电商协会,全村19家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签约,还引导产销大户、合作社与手机APP、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及微商签约合作。

蔡劲松告诉记者,下河村已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电商带贫体系,通过农村电商服务站、合作社、电商平台等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了网上网下的有效对接,共享电商产业链条增值收益。2017年3月,由下河村党支部带头成立“雨润种植合作社”,将全村所有贫困户纳入合作社中,融入当下最流行的“轻松筹”方式,短短几天时间就帮助贫困户卖出杨桃1万多斤,销售额达5万多元,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种养的积极性。

乡镇干部深入基层,与贫困户交流,了解增收情况 林汉荣摄

另外,下河村还建立了电商精准脱贫队伍,并加强培训电商扶贫管理人员,同时鼓励贫困户接受“手机微店”培训,并配备基础智能终端,以下河杨桃为卖点,开展“扶贫网上行”,“借助后台大数据,可以及时了解供需信息,摸清贫困户生产情况,解决产品滞销难题及后期扶贫资金补贴精准到户、精准到人。”蔡劲松说。

目前通过线上平台,下河杨桃每月销量均保持在10000箱以上,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福州、厦门等省内外市场,价格达到每箱50元。

如今,下河村依靠杨桃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全村脱贫,它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下河村的完美“蝶变”,是漳州市开展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自启动“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以来,漳州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搬迁改造安居、教育培训扶智、医疗保险救助、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完善、“双薄弱村”强基等“七大攻坚工程”,到2018年底,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均实现了脱贫摘帽。另外,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于今年6月经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公告批复退出,漳州市就此实现了全域脱贫摘帽。

更多>>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联系电话:0596-2956089 广告服务:0596-2960867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6-2956089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