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山农耕文博馆看闽南农耕文化

zz.fjsen.com  2019-12-17 17:50:0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土地,因农耕而生动;农人,因农耕而踏实。”“刀耕火种”是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起源于河姆渡时期。战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融合,农业技术和农耕理念广为传播,从中原流传到闽南。农耕文化历程如一部厚重磅礴的诗篇,从远古吟咏而来。农耕文化的历史,创造了长盛不衰的中华传统文化。东山岛农耕文博馆是闽南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

走进东山农耕文博馆,开启了八闽农耕时代厚重而沧桑的历史记忆。漫步于“农耕溯源”“农耕生产”“加工作坊”等5个展区,数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着,置身其中,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传统的农耕时代,每向前跨越一步,泥土中凝固的历史就会离你更近一步。

走入第一部分农石具展示区,只见由石臼、石磨盘、石滚轮等石具砌成的4堵展示墙,美丽壮观;在墙下地上堆放着数千块以前用于加工大米、小麦的石臼、石磨;摆放着数千个过去腌制咸菜咸鱼的瓷瓮;还有修建堤岸盐田的石夯、石轱轮、榨油石、碾蔗石等石制品,其品种齐全、样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看似简陋粗糙的工具,却充满文明的力量与智慧。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一串串枯燥乏味的文字记载,它变得如此生动、如此直接。当传统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之时,透过这些年代久远的农耕器具,人们可以感受到闽南农耕文明的厚重深邃和激越。

踏进第二部分作坊展示区,这里放着一件件脚踩舂米、手推石磨等加工粮食的工具。尘封的石磨、碾盘镌刻着过去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营造出浓浓的乡愁。曾经,碾坊是人气最旺的地方。因为家家户户都需要碾米磨面,靠手推拉沉重的碾砣和碾盘摩擦中,碾碎了那些黄乎乎的谷粒、麦粒、番薯丝……如今的年轻人难以想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至80年代的30多年间,手工作坊是农村老百姓离不开的食品加工设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碾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呢!

漫步第三部分“农耕生产”展示厅,人扶犁、牛拉犁、备耕、春播、夏锄、秋收……墙上的一幅幅老照片像流动的记忆,久远年代里模糊的闽南农耕情景在眼前开始生动清晰,农耕足迹一一再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这里展示的是传统的农耕生产用具,不同时期的各式木犁、铁犁、独轮车、打谷桶、打谷机、鼓风车、踩水车、打油车等数千个曾经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物件。传统的农业春天播种、夏锄铲耥、秋季收割、入冬打场,每一个生产环节,都需运用不同的劳动工具完成。不同时期的农具代表着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让人感受到当年农耕的繁重与忙碌,仿佛诉说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情景和艰辛,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品味、感受。伴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科技的进步,这些历史上承担着农产品加工重任的手工作坊已经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拖拉机、机耕机、收割机、自动化喷灌等先进设备。

要想了解过去闽南人的生活状况,那些已经消失的“生活必需品”无疑是最有力的注脚。在馆内的第四部分展示厅再现了闽南人已经逐渐消逝的生活用具,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地上放的,满是从前农民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样式多样,让人目不暇接。古眠床、古木箱、脸桶架、水缸、米瓮、粿印、灶具、餐具和粮食计量工具米斗、秤称、石秤砣、珠算盘等大量的生活用具用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闽南地区的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不断融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贫穷到温饱,温饱到富裕,由富裕奔向全面小康;家居生活从“吃饱穿暖”到“穿讲时尚,吃讲营养”;居住从“砖瓦土房”到“现代楼房”。过去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成为现实。

农耕文明是原住民文化与移民文化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内容与特征,并形成了潮剧、芗剧、歌册、木偶等表演艺术。在第五部分的“文化生活”展示厅,扑面而来的就是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这里收藏着铜锣、大鼓、古琴、古筝、二胡等500多件乐器。潮剧、潮曲、歌册、大锣鼓、铁枝木偶表演等一组组老照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娱乐场景。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风俗文化,以为农民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与特征,特别是农民喜闻乐见的潮剧、潮曲、大锣鼓等各种文化表演艺术,是农村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

“这个规模这么大,农耕物品收藏这么多而全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是谁创办的?”主人就是东山县陈城镇白埕村现年76岁的老农民林财平。“我们的民族从农耕原点走来,我们的祖辈从农村原野走来。把传统农耕生产活动、民间生活境况、底层社会状态和草根文化,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挖掘、记载、描绘下来,富有一定价值和意义。”这是林财平的初衷。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林财平,初中文化,从小喜欢收藏古玩,但由于家里穷“玩不起”。改革开放后,他的家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贫穷变富裕,日子越过越红火。但林财平看到许多过去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受“冷落”,随意被丢弃在村内外垃圾堆或房前屋后,受风吹雨淋和虫蚁损毁,感到很可惜。于是他决定将这些老物品集中起来,给它们安一个“家”。

现馆里收藏的生产加工用具达80多个种类,共1.1万多件;生活用具用品有100余个种类,共1.5万多件。该馆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是林财平拿出多年积蓄,加上儿女们资助投建的。青山绿水,悠悠乡愁,寄情农耕,情怀所至。这座文博馆见证了林财平一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保护历史根脉,留住共同记忆”是开设展馆的宗旨。收藏与传承共融,农耕文博馆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现成为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级漳州市综合示范性实践基地重点体验项目、福建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老年人抚慰浓浓的乡愁、让中年人寻回儿时的记忆、让年轻人懂得生活的不易。(谢汉杰)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