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气象日“智”观风云 “慧”取活水

zz.fjsen.com  2020-03-24 09:53:13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与水”。

在我们生存的星球上,气候与水循环相互影响,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创造奇迹。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好这些气象影响,守护家园、服务生活、智慧发展呢?本报记者带您走进“气候与水”的世界,探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奥秘。

为民云端请“活水”

生命从水中走来。远古时代,久旱不雨,人们会祈求神灵相助;如今,人们依旧会抬头看天,期待的却是气象工作者们利用云端“活水”带来及时雨。

“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去年前10个月,漳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与常年相比明显减少。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我市出现旱涝急转的现象,9月1日-10月10日,漳州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42.1毫米,漳州中南部达到了气象重旱、特旱。”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气候变化导致水汽输送不力,难以形成雨水,这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多领域的运作与发展,更影响到数以百万计人口的生计。

如何“求水”?人工增雨是最常用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经过人工催化的云水资源都会被开发成为降水。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通过人工增雨开发云水资源,需要了解当地的云水资源状况及主要的降水云系特性,针对每次过程,通过准确预报、专业监测,获取云系的宏微观特性和适合增雨的作业条件,结合飞机和地面作业充分播撒的科学设计和作业指挥,达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目的。

去年,我市及时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在全市共分批开展63场次人工增雨作业,其中发射火箭弹82枚、燃烧增雨烟条71根,作业后全市普降小到中雨,有效缓解漳州市部分地区旱情,并改善了水质、净化了空气。“家里的蜜柚树当时因为缺水差点枯死,果皮软化后影响了果肉品质,根本无法采摘。幸好增雨弹‘召’来了‘及时雨’,不然经济损失简直不敢想。”平和县果农叶炳辉回想起果园缺水时的景象,仍心有余悸。

农田装上“千里眼“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升温就会加快水蒸发的速率,从而导致季节性降雨形态的不稳定。”市气象局气象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气候、水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我市积极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在龙海百耕农场等4个基地建设智慧农业气象观测与管理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区域物联网设备,及时对作物补水、控温,打造“互联网+智慧气象+智慧农业”模式。

同时,我市在25个现代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安装25套农田小气候站和13套实景监测站,监测着生产基地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降水等数据,并进行物候期和病虫害监测,以远程自动监测+图像自动识别技术,逐步实现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这些装在田间的气象‘千里眼’,可以帮助咱们及时预防病虫害及不利天气的影响,对农作物的生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南靖县龙山镇双明村村民陈保财说。

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气候适应性试验与成果推广,并通过建立11个分类、分级为农气象微信服务群和“漳州农业气象”微信公众号,将手机打造成广大农户的“新农具”,及时将关键农事季节、灾害性天气农事防御重点等专题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送达农户手中,指导农户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并及时在群里解答农户提出的相关问题。龙海市吉勇果蔬闽台合作农场负责人纪勇惠开心地说:“就像多了个智慧管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赞!”

海上建起观测台

“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以及海上热带气旋活动频率的增加。这些年从海上登陆及影响我市的台风越来越多。”市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2020年气候总趋势预测,今年还可能出现早台风等现象。

该如何及时掌握和分析这一区域的变化情况呢?“去年我市把完善海上气象监测点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并创新观测技术和研究方法,实施国内首创LoRa通信技术观测海雾试验,研究开发海雾气象监测分析平台,实现海洋气象信息预测、预报与实况一致。”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提升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水平及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能力,建设漳州海洋气象观测基地。

据悉,该基地是福建省气象现代化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被中国气象局批准同意为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同时也被列入漳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的《漳州市“智慧海洋”工程实施方案》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基地将结合现有的观测系统基础,新建雨滴谱仪、新型自动气象站、激光测风雷达、微雨雷达等,通过配置海洋岸基地面观测、垂直观测设备,为开展海洋气象观测试验、对比评估以及海洋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项目选址并取得项目选址红线图,同时完成了控制规划和地勘等相关工作。”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项目建设还将把“触角”延伸到天空和陆地,通过整合海陆空三个区域的气象数据和资源,为各界提供专业化智慧气象服务。

(本报记者 蔡柳楠 刘艺敏 见习记者 丁汉钦 郭斌 通讯员 李晓婷)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