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

zz.fjsen.com  2020-06-25 10:40:5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内容摘要: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只有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才能实现信贷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前,农发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信贷文化建设、队伍素质提升、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入手,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


风险,是银行绕不开的话题。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国内外因为风险没管理好而陷入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金融机构不在少数。风险管理于银行而言,至关重要、事关全局。

银行风险种类繁多,主要有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等。按照农发行业务特点,市县分支机构面对的风险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信贷业务。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实现各项经营目标、服务国家战略主要是通过信贷投放来实现。而在经营的过程中,农发行整个信贷业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各类风险,如: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等。目前,农发行正在大力推进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工程,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一刻都不能放松,只有把风险底线守住,才能实现农发行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农发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信贷风险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积累直至发生的渐进过程,从客户营销、准入、贷款评审、发放、贷后管理到贷款收回各个环节,只要一个环节没有执行到位就可能产生风险从而导致贷款损失。从基层操作层面的情况看,目前农发行在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层行缺乏对当地产业发展了解和研究。上级行对国家、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对信贷投向也出台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但基层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由于同一产业在各个区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发展程度都不尽相同,信贷支持面临的行业风险程度差异较大,基层行如果对当地的产业发展缺乏研究,信贷支持没有因地制宜,就会面临较大风险。

二是贷款准入不严。在考核压力下,基层行在对民营企业财务、担保条件、对外负债等要求降低;对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通过调整规模、行业,多次试算,人为调整信用等级给予准入。

三是贷款调查落实不到位。在对借款企业调查评估过程中,对企业真实的资产规模、经营情况、对外负债、流动性、固定资产质量等掌握不全;对关联企业、是否涉及民间融资、担保圈了解不深入;对抵押物、担保企业第二还款来源处置、代偿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

四是贷后监管不到位。对信贷资金支付后跟踪管理不到位,对借款人日常经营、对外融资、对外担保、现金流掌握不全面,对担保企业情况、抵押物价值以及租赁变化等情况不了解。

五是出现风险后化解不及时。贷款企业出现风险后,没有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借款人、担保人,抵押物进行有效跟踪,防止资产转移。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还是相关人员合规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信贷业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造成。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贯穿于整个信贷业务流程,涉及信贷文化、信贷队伍素质、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

(一)加强信贷文化建设,强化合规意识。

信贷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信贷管理理念和价值观,是通过信贷管理战略、信贷管理制度及信贷人员的管理行为所表现出的一种企业文化。加强信贷文化建设对夯实信贷管理基础,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要保持定力,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农发行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担当。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会议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就是要求回归金融服务实体本源;同时,还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银监部门也正在按照中央部署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市场乱象。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是体现政府意志、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主动提升站位,保持战略定力,紧紧围绕“三农”做文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明确农发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今后,农发行信贷投放必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全力服务国家战略、“三农”发展和民生需求,坚持优惠支农、让利于农,持续优化服务手段和模式,更好地满足“三农”金融需求。

2、“严”字当头,把审慎合规作为农发行信贷业务的立业基础。

无规矩不成方圆。审慎合规的经营意识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在于银行从业人员的规矩意识。强化规矩意识,就是要让管理要求在全行员工身上入脑入心。要成为“百年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稳健经营是基础,必须始终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首要位置,要牢固树立“规范经营、稳健发展”的风险理念。在执行信贷制度要求时,要“严”字当头,严格制度、严守底线要求,对风险心存敬畏、心存警惕,时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农发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同时,要通过强化检查整改、教育培训两个方面构建内控管理体系。对辖内支行着重对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信贷“三查”不尽职等问题进行整顿治理,并针对发现的管理问题和风险点、违规点、深入查找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有疑必查,有错必究,努力营造依法合规的信贷氛围。

3、强化廉政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

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信贷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良好的信贷文化关键在人,必须加强道德文化建设,防范各类操作风险。一是要引导每位员工秉承家国情怀,把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个人品格置于本行信贷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位置,加强教育引导,弘扬新时代风尚,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更多的考虑本行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业绩观。

二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培养员工爱岗敬业、依法依规、竭诚服务、诚实可信、廉洁奉公的良好职业操守;强化行为规范制度约束,根据《福建银行业员工行为管理指导意见》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员工行为规范》总体要求,通过专题教育、培训测试等方式,固化信贷员工良好职业操守;丰富信贷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宣导手段,增强辖内信贷员工对信贷文化的认同。结合信贷业务特点,组织信贷员工开展良好信贷文化理念和信贷业务操作规范表述语的创作表述语的创作、征集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闽农发e学堂”、微信交流群、墙报、简报等多种载体进行传播推广。


(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信贷队伍素质。

1.精准定位培训需求。一是开展问卷调查。将调查覆盖至各条线、各层级的信贷岗位人员,充分了解其对培训内容、效果、形式、时间方面的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培训质效。二是做好分级培训。对市县分支行管理人员可加强区域经济形势研究、前沿金融理论培训,加强地方区域特色产业研讨,切实降低政策风险;对信贷骨干人员可强化政策制度解读、项目调查评估、审查、放款监督、贷后管理等专业能力培训,让信贷骨干基本掌握资产估值、财务分析、法律事务在信贷方面的运用,以期骨干人员能在贷款调查、贷后管理中对企业真实资产情况、日常经营、抵押物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和分析,增加实操技能防止当案头客户经理以及就一些书面材料在纸上谈兵,切实在贷款源头上防范信用风险;对信贷“后备层”可加强信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信贷业务系统操作和相关条线上岗必备知识培训,让这些人员能熟练各项日常信贷操作,防止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低级错误,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2.拓展丰富培训形式。一是确保持续性。在原有兼职教师库的基础上,根据信贷人员岗位变动情况,对库内教师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建立起一支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组成的身边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贷队伍的稳定性。二是增强实操性。各行、各条线在举办各类信贷业务培训班时,可在进行常规业务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增加系统操作培训、案例实操培训、业务现场观摩等,切实加强信贷员工业务技能训练。三是注重实效性。定期组织开展信贷政策制度解读视频会,重点对新制定的重要信贷政策制度进行辅导与解读,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信贷队伍。

3.完善学习培训内容。一是制作“闽农发e学堂”平台课件和微课创作。组织人员制作新业务、新制度精品课件,丰富学习内容,特别是在财务分析、资产估值、银行法律事务方面的内容。二是建立信贷案例库。基层行可结合日常业务操作情况,着重提炼贷前、贷中、贷后等多个环节的真实案例,收集本行及同业经典不良案例及分析,并编制成册,增强学习效果。


(三)关口迁移,加大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运用。

目前,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与国内外先进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加工处理,分析预测风险。一是要强化信用查询工作,定期查询国家企业公示信息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人行征信信息、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利用天眼查、企查查、万德等外部第三方信息系统的穿透功能,分析相关风险信息,及时掌握借款企业相关信息,发挥信息反馈作用,抓住关键点和突破口,将风险关口迁移。二是要重视信贷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运用。各基层行要充分利用CM2006系统和省分行开发的贷后尽职管理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科技作用,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好相关规定,充分发挥系统在评级授信准入、贷后检查管理、风险预警方面的作用,动态掌握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贷后管理和后续信贷策略,提高贷后管理制度执行力和风险防控水平。

总之,风险管理就是要抓信贷文化、抓队伍建设,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深、做实、做细贷款全流程管理工作,切实强化贷款管理水平,防范信贷各类风险,为农发行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张正林 张舒恬)

  • 责任编辑:李姗姗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