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生态+”释放蓝色“钱”景

zz.fjsen.com  2020-11-01 09:35:28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下西坑村海域,生态海域综合治理逐渐达到渔旅结合、海清水净的目标。傍晚时分,快艇接送游客在海上餐厅周边穿梭(无人机照片)。 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近年来,福建省东山县将“生态+”理念融入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当中,持续做优做强蓝色经济,打造生态经济新亮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依山临海,是个以养殖捕捞业为主的小渔村。2019年10月,下西坑村开启一场“蓝色革命”。东山县将这里作为海洋生态综合治理试点,推动海上生态养殖、港区及航道清理工作。新型环保材料逐渐替代传统海上养殖设施,渔民们换了耕海方式,海更清了,水也更净了。

日落时分,规整的渔场、崭新的渔排、多彩的网箱,在夕阳余晖中展现别样风情。游客纷至沓来,发现“商机”的渔民,经营起海上特色餐厅,闲时开船接送游客兜风看海,从此吃上了“旅游饭”。

下西坑村海域生态治理仍在继续,试点工作已让一批渔民尝到甜头,让更多人看到盼头。一幅生态增效、渔旅融合的海上田园画卷,已徐徐展开。

下西坑村海域的蜕变,是东山县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近年来,东山县坚决守护好海岸、海湾、海岛、海滩、海水“五海”资源,下大力气推进海洋生态综合治理,在福建省率先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划定出“可养区、限养区、禁养区”,同时狠抓无序养殖治理。3年来,当地已累计清退或迁移无人岛周边渔排超3.5万格、筏式吊养约4000亩。今天的东山岛,已是全国重要的出口海捕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行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还进入了“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名单。

多年“生态+”的实践,为东山岛蓝色经济发展蓄积能量,新兴产业更在此间迸发出强劲活力。

东山县积极扶持远洋渔业发展,当地已建成下水远洋渔船20艘,形成漳州市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2019年远洋渔业产量3.4万吨。在海之星(福建)集团有限公司“鱿鱼加工车间”,来自印度洋的一条条鱿鱼,在各个流水线上被处理成鱿鱼花、鱿鱼串、鱼丸等产品。这里已建成完整的鱿鱼产业链条,年内日生产量最高可达300多吨。这家远洋渔业企业正在拓展研发精加工产品,让鱿鱼“身价”更高。

一条鱿鱼的“生意经”背后,折射出东山岛渔业发展不俗的家底与实力。当地拥有水产加工企业189家,其中规模企业66家,年水产品加工能力超过50万吨。

东山县的澳角村则以另外一种方式,吸引众多“吃货”的目光。独特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禀赋加持,从这里上岸的海鲜历来备受青睐。多年以前,敢闯敢拼的澳角村渔民尝鲜“吃螃蟹”——在网络上卖起了水产。电商产业自此蓬勃发展,势头生猛。如今,澳角村已形成“水产电商一条街”。就在2019年,这里沿街大大小小的电商、网店创造的销售额累计达4亿元。

东山县鼓励扶持电商产业发展壮大。除澳角村水产电商一条街之外,当地还打造了上捷电商产业园、西海岸电商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基地。目前,东山县有125家电商企业、近千家网店微商。2020年上半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33.98%。

今天的澳角村街面,水产进发货时段的车流,堪比城市上下班高峰期。传统电商业态依旧唱主角,但此间不乏新动向、新亮点。不少电商已搭建了直播间,做起了直播带货。多少年来,紧跟行业“风口”的澳角村渔民没有掉队,纷纷尝试着把手机当作“新渔具”,让直播成为“新渔活”。☉新华网记者 肖和勇 刘默涵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