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坚定“工业强市”发展目标 咬定工业不放松

zz.fjsen.com  2021-09-15 17:11:5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五年来,漳州坚定“工业强市”发展目标——

咬定工业不放松

五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工业发展的高度。

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着工业发展的幅度。

八月的古雷,好消息不断。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合资合同正式签约,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见证着漳州工业发展的征程。如今的漳州,新的动力在形成、在激发。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六比一看”竞赛,落实“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机制,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全市干部群众正以更大的激情投身工业浪潮。

回顾漳州工业发展历程,工业成为经济发展主攻重点始于新世纪。随后的二十余年,漳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发展实际,一任接着一任干,咬定工业不放松。特别是过去五年来,大力推动工业发展成为漳州共识。

2016年,漳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工业强市,实施工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此后,漳州围绕“争当先锋”的目标,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2019年,漳州市委作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战略部署,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漳州市委作出《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谱写富美新漳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以工业发展引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食品加工、石化等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

共识愈发坚定,行动更加有力,成果逐步显现。

这五年,漳州工业总量两次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先后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7.8%,对全市GDP贡献达40%以上。

这五年,漳州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15年的2147家增加到2020年的2376家。其中,亿元企业数达到1002家,100亿元以上5家,省级工业龙头企业53家。

蓄力,培育产业之“苗”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城市强。五年来,一个个“大块头”项目相继落地,见证着漳州工业发展足迹:

2017年,金龙汽车龙海新能源产业基地开工,将打造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杆性汽车工厂。

2018年,国贸智谷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将打造科创·双创、物联网和总部经济等产城融合的综合产业园区。

2019年,中核集团漳州核电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将批量化建设。

2020年,漳州奇美30万吨/年PS项目、中石化福建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项目开工。

2021年,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合资合同正式签约。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福建石化集团共同成立合资企业,拟投资约400亿元人民币,在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并运营一座世界级大型石化联合体……

“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近5000亿元,技改投资近3000亿元,年度投资总量约占全省20%。对接制造业民企项目712个、计划总投资超21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8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

做大工业“蛋糕”,培育龙头是关键。漳州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强化“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递进培育,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三宝钢铁、恒丽电子分别获评我市首个国家绿色工厂、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片仔癀药业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龙轴集团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立达信LED照明、华安正兴车轮商用车铝合金车轮等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项目。

做好工业“蛋糕”,营商环境是要点。当前,漳州正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为1263家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漳州市工信局组织建设市级政企直通车和漳浦县、金峰开发区、蓝田开发区政企直通车平台,构筑了企业直通市、县政府领导和各涉企部门的线上快速通道。今年1至8月,平台共受理全市企业信件435件,办结率、满意度100%。特别是去年疫情发生后,漳州加大政策出台的力度与速度,先后制定出台“六稳”工作18条、重点项目开复工7条、支持文旅企业健康发展7条、复工复产达产量产奖励等一揽子政策,通过“一难一策、一事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

做优工业“蛋糕”,机制创新是动力。漳州建立起工业领导机制、优化项目招商引资机制、项目跟踪推进机制,深入推进台商投资区、古雷开发区、漳州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实现“区地合一”,并稳步推广到县管开发区。

延伸,壮大产业链之“根”

产业链,是重要的“生命线”。链条犹如大树之根,根系越深、越发达,汲取养分的能力就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

就在不久前,古雷开发区传来一则好消息:经过五年精心谋划建设,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78亿元,产品总量预计每年300万吨,年产值预计超过260亿元,将拉动上千亿元下游产业发展。

园区内,上下游项目配套齐全。福海创年产160万吨/年PX和450万吨/年PTA项目、海顺德23万吨/年环保型溶剂油项目等项目正安全平稳地生产运行;奇美45万吨/年ABS及AS项目全部装置正准备试生产验收,新阳科技20万吨/年不饱和聚酯树脂项目即将投产,呈现出产业协同奋进的良好势头。

这只是漳州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一处缩影。五年来,漳州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再造、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引进更多固链补链强链的优势龙头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延伸、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发挥产业联盟作用。漳州成立并发挥钢铁、模具、食品、智能制造等产业联盟带动作用,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固链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供应链稳定、达产超产。

积极组织对接活动。举办中国冻干食品产业峰会暨产销对接会、畅通全市钢铁产业链对接活动、畅通食品工业和智能制造产业链对接活动等,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

连续举办重大赛会。成功举办四届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钟表设计大赛和两届漳州食品交易会,有力打造漳州中国食品名城、钟表名城升级版。

拓展,繁茂体系之“林”

面朝大海,海风拂面。风叶转动,不仅带来了春暖花开,更为漳州吹来了海上风电产业的澎湃动能。

漳州外海浅滩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最具大规模连片开发海上风电条件的区域。位于东山岛外侧的一处浅滩,区域面积约8800平方公里,风力发电年可利用时间大于4000小时,总规划装机规模约5000万千瓦。5000万千瓦相当于2个三峡工程的装机规模,将减少上亿吨碳排放,带来超1500亿元的产值。

蓝色的大海,为漳州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动能。五年来,漳州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积极融入“海上福建”建设,发展海上风电、核电、抽水蓄能、光伏发电、LNG冷能利用等清洁能源产业,努力建设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蓝色”的海洋经济,是助推漳州能源转型升级、动能潜力激发的有效途径;而“绿色”的循环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五年来,漳州工业发展更加“绿色”。截至目前,我市共有8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16款产品拟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9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1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园区入选省级绿色园区、2家企业的10款产品入选省级绿色设计产品。

五年来,漳州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带来了“黄金”机遇。漳州打造了闽南硅谷和“双创”基地,建设玲珑智谷、中科智谷产业园、芯云谷、高新区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一批信息化产业园区,引进建成一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制造方面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6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121个项目入选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项目库,1500家企业完成“上云上平台”,344家传统产业企业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进行改造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工业大有可为。我们相信,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围绕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紧扣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优服务,漳州工业经济发展一定能够枝繁叶茂、聚木成林。(闽南日报记者 廖瑜婷)

  • 责任编辑:马伊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