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助农丨云霄棪树村:枇杷底下好“姜”来

zz.fjsen.com  2022-04-27 08:30:0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吴玉发和老伴赖玉春一起赶到地里忙活着收姜

东南网漳州4月27日讯(通讯员 许颖 张熙桥 翟雪 郑铭杰 文/图)云霄县棪树村属于浅山区,海拔500米,长期云雾缭绕,早晚温差大,季节变化不明显,宜林宜果,村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潮湿多雨的气候,生态环境良好,负氧离子浓度高,像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土质里饱含微量元素硒,所以棪树种出的果蔬,比别处的更加甘甜味正。近年来,村民除了种植头牌产品——枇杷,还因地制宜做起了土地“文章”,在枇杷地里进行果“姜”套种,实现一地双盈收。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保证了棪树村高山姜良好的品质。这里的高山姜品种好、个头大,香味浓,切面纯黄色,味辛辣浓,肉细嫩,味香,纤维较细,是小黄姜品种中的佼佼者。往常来棪树村的游客都会购买当地特产——枇杷当伴手礼,现在高山姜也成了游客到棪树村必买的佳品,因此,高山姜也成为村民除了枇杷以外的又一个致富产业。

这天,趁着雨停,84岁的吴玉发和80岁的老伴赖玉春一起赶到地里忙活着收姜。小心地翻开黑色的富硒土,一个个高山姜就冒出了头,小的一个有一斤半,大的一个可以达到3斤。夫妻俩一个挖姜一个除土,合作得十分默契。

吴玉发介绍,高山姜的种植并不轻松,从4月份开始育苗,一直到次年4月份采收,姜农可以说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山姜是耐荫的作物,怕强光和高温,在强光和烈日之下,姜苗生长发育不好。但是,由于山姜的幼苗期又不可避免地生长于夏季高温强光季节,为了营造山姜适宜的生长环境,村民们就想了一个两全办法,让枇杷来为山姜“遮阳”。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枇杷,在枇杷树底下养山姜刚好一举两得,既利用了空余的土地空间,还让山姜得到了更好的生长。

棪树村共有村民265户,现今有200余户村民们除了种枇杷,都在枇杷树底下套种山姜。4月份正是山姜的丰收季,吴玉发爷爷家预计可以收获2000斤山姜,种得较少的村民也可以收获近200斤山姜。

吴素华是棪树村的妇联主席,也是村里的致富能手,近年来,她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思路,打通滞销农产品出路,“变身”主播,以直播形式推广销售家乡枇杷,既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又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枇杷姐姐”。

吴素华将棪树村高山姜推送到各个网络平

看到村里山姜丰收,“枇杷姐姐”立即通过自己的微信和抖音等账号,将棪树村高山姜推送到各个网络平台,设法为村里的山姜打开更宽的销路。

“那天我在村部前的疫情防控卡点当志愿者,看到赖玉春阿婆挑着一筐山姜过来叫卖,受疫情影响,游客少,山姜卖得也不好。我看阿婆年纪这么大,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就上前询问阿婆这姜价格多少呀,干脆我放我微商店里帮你卖了吧。阿婆听了十分高兴,还告诉我,家里的山姜不止这一筐,还有一千多斤在地里哩。后来我才了解到,村里还有近200户村民家里的山姜最近都丰收了,但是都苦于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可以卖出去。”吴素华说。

在实地了解情况后,吴素华主动为种植山姜的群众找销路。她走进田间地头,制作有关山姜现场采收、山姜品质内容的短视频发布到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一下子就吸引不少买家,解决了一部分山姜销售的问题。

“我家有近两百斤姜,现在几乎都卖出去了,真是太感谢‘枇杷姐姐’了。多亏她帮忙直播带货,不然这些山姜,就要烂在地里了。”一想到今年丰收的山姜一下子就卖出去了,70岁的吴明英婆婆就高兴不已。

  • 责任编辑:马伊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