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阿港师手工造芗剧乐器 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zz.fjsen.com  2014-01-16 13:18:2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阿港师为组装好的二胡调音,一脸认真


阿港师为组装好的二胡调音,一脸认真

爱创新的阿港师喜欢在琴杆上雕刻龙


爱创新的阿港师喜欢在琴杆上雕刻龙

东南网1月1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陈青松 戴江海 文/图) 小室虽陋,却有一方茶几,满屋清香、高朋满座、丝竹绕耳。叫人感叹: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每天下午,龙海石码通华小区的一条小巷子里,总会传来或是二胡、三弦,或是月琴、六角弦清越的琴声,还和着人们低声的吟唱。

附近的熟人都知道,这肯定又是阿港师在和芗剧演奏行家们,调试他新做的乐器。阿港师本名郭黄龙港,今年49岁,手工打造芗音传统乐器这活儿,传到他这一辈,已经第四代了。

眼下,他打算为这门手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面向社会公开收徒,延续自己的音乐梦。

  “不守规矩”的阿港师

郭黄龙港年近五旬,性情中人也。语速快,脑子转得更快。在朋友眼中,他是一个“不太守规矩”的人。

打曾祖父那一辈起,老郭家就开始制作芗剧乐器了,用料、选材、制作手法都是一代一代传承。

阿港师的父亲郭黄彬,更是在漳州本地芗音乐器制造圈中小有名气,“他在我们市木偶剧团工作,做乐器很厉害,这手艺在漳州本来就不多,可不能丢。”漳州市木偶剧团团长岳建辉对郭黄彬可是赞誉有加。

可到了阿港师,父亲不太愿意将这门手艺传给他,“我10岁就学习锯板、做乐器,但我比较皮,不太愿意按照爸爸说的做,喜欢搞创新。”阿港师喜欢尝试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别人给他的建议他都愿意尝试。“父亲不喜欢我这样,说我乱来,不让我做,可我还是偷偷做。”

“阿港师”自己办过家具厂、开过茶店,但还是会经常应朋友的邀约,瞒着父亲做乐器。这一瞒就是几十年。

 

小女儿郭艺琴跟师傅学二胡,阿港师在旁跟着哼哼
小女儿郭艺琴跟师傅学二胡,阿港师在旁跟着哼哼

化腐朽为神奇的阿港师

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十几种刨刀在墙上成行排开,煞有气势。二胡、三弦、大管弦、双弦琴、月琴随处可见,让人忍不住想摆弄一把。

乍一看,这摆放的一块块废旧木头有些大煞风景。“你别小看这些木头,这些可是黄花梨、红花梨、小叶红檀、梧桐木等名贵木材,”都是“阿港师”从十几年前买的老家具上拆下来的。“新的木料不好用,容易变形,只有这种旧木材才是做乐器的上好材料。”

只见刨刀上下滑动,木屑纷飞,一把二胡的把柄显露出来,“阿港师”在顶端刻上个俏皮的松鼠,哟!整把二胡顿时有了生气。

芗音乐器琴声悦耳,做起来还真不容易,光工序就是几十道,零部件也有数十个,“要做好乐器,人一定要聪明、有悟性,能够静下心来琢磨,不断尝试。”摊开双手,那斑驳的刀疤、结茧的水泡、干裂的手纹,无不诉说着这个行当的艰辛。“阿港师”说,自己喜欢苦中作乐,经常把一些芗音演奏家请到自己的茶室,一边品茶,一边调试,“我们做得好,自己说不算,只有别人用得好,那才叫真的好,这个时候最幸福了,什么苦都忘了。”

有音乐梦想的阿港师

2013年5月,“阿港师”的父亲过世了,这对他触动很大,“父亲走了,没人做不行,我要把这个手艺做起来。”“阿港师”说,现在制作民间芗音乐器的人很少了,他不能把祖辈传承的音乐梦想废掉,“不能辜负爷爷和上辈子的人,这是我的责任。”

“阿港师”开始正式制作芗音乐器,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龙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康志星对其创新精神颇为欣赏,“有次,我建议他做一种现在比较少用到的乐器,他很快就做出来了,效果非常,尤其是低音部很棒。”他的乐器许多人都慕名上门来买。

“阿港师”膝下有3个女儿,传承难觅,这也让他发愁不已,“女儿们不愿意学这个,但是我还是要培养她们的音乐素养,给她们找师傅,不会做,那至少要会拉乐器吧。”看着小女儿郭艺琴在师傅的调教下拉起二胡,“阿港师”抽了口烟,乐呵呵地跟着节奏唱了起来。

2014年,“阿港师”有个愿望,那就是创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传人。“名字就叫‘乡音传承乐器’,我打算向漳州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号,并把现在做乐器的‘基地’搬到漳州市区,公开招徒,将手艺传承下去。”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阿港师 音乐器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