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大都会 月港“小苏杭”

zz.fjsen.com  2014-09-23 07:17:2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闽南大都会 月港“小苏杭”

 

当年风光无限的华安东溪窑遗址

东南网9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 张韩丰 文/图)今年“九八”投洽会期间,“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论坛在厦门举行,漳州市市长檀云坤展示了漳州窑瓷器和“番银”等海丝珍品,引人惊叹。

曾几何时,漳州月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大航海时代世界海洋贸易的重要枢纽,而平和、华安的窑口通过月港向世界送去精美的瓷器……

几百年后,“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月港早已面目全非,漳州的十里长窑在泥土中沉睡。所幸,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漳州“海丝”回归大众视野。2012年,漳州的“海丝”申遗列入国家申报预备名录。

当前,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建设“海丝节点城市和先行示范区”的构想……

今天起,导报推出漳州“海丝之路”系列报道,第一篇带您感受漳州“海丝”的璀璨历史。

月港,本是漳州龙海市海澄镇的一处隐蔽小港,在明清时期一跃成为海上贸易始发港、明朝中后期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港口,“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产”,被誉为“闽南一大都会”。

16-17世纪最兴盛时期,由月港输出的漳州窑瓷器等中国商品,换回了当时占世界50%以上的白银等外国商品。“月港让中国的瓷器影响了世界,开启了中国白银货币时代。”

虽只有200年繁华,但不失一经典华章。如今,它的未来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或许明天,满载“海丝”灿烂历史的船只,会再次从月港起航出发。

 

五彩开光忠孝廉节福字纹大盘

兴起 冲破“海禁”,商船在此起航

九龙江的水拍打着月港。这个曾经“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似月”的港道,长时间被人忽视。

据记载,明代初年,政府长期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外国商人随意来华贸易,也禁止中国商人自由出海经商。

为了冲破“海禁”限制,继续开展海外贸易,民间海商发现,月港自然条件优越,可以作为商船停靠和装卸货物的港口,距九龙江出海处只十几公里航程,没有驻扎巡查“海禁”的官兵,作为对外走私的交易据点,是再好不过了。

随后,这里迅速成为私人海商贸易的重要口岸,尽管朝廷一再重申“海禁”,但屡禁不止。当时,九龙江两岸住民出洋过番,大都由此扬帆出海。

这个小港口,由此开启了新篇章,直到明代中期,它一跃成为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港口,附近居民几乎家家有店面,操着各地口音的八方来客聚集于此,其中不乏高鼻子、蓝眼睛的西洋人……

有诗赞月港道:“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

 

尼德兰达尔德银币

辉煌 与47个国家地区贸易往来

月港一度跻身中国港口第一梯队,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的“四大商港”。

漳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林登山说,当时月港拥有18条通往东西洋的航线,与东南亚、南亚和东北亚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并且以吕宋为中转站,与欧洲一些国家进行间接贸易。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当时抵达月港的海外国家物品,包括暹罗、柬埔寨的苏木、胡椒、象牙等,都是中国人喜爱的,吕宋则盛产银子。所以,从月港出口的货物,若销往暹罗、柬埔寨等国家,就以当地的物产相抵;若销往吕宋,往往换回大量银子。由月港进出口的货物,多达100余种。

辉煌时期,月港一年纳关税白银超29000两,进口货物总值超60余万两。月港的繁荣,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关税收入,因此有“天子南库”之称。

 

漳州窑青花牡丹纹三足炉

影响 瓷器先锋,开启白银时代

而从月港出发的,不得不提到漳州的瓷器。

数百年前,华安、平和山间,临溪而建的窑口日夜生产、烧制出来的瓷器,顺着九龙江,经由月港走向世界。“克拉克瓷”、“交趾瓷”……这些大量销往海外的瓷器为当地民众所珍爱,现在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地仍有大量发现和收藏。

据了解,华安东溪窑以烧造青花为主,兼烧青瓷、白瓷、酱釉瓷,盘、碗、花瓶、瓷像、笔筒、鼻烟壶等日用器物大量生产于此,种类多、数量多,花纹也特别精美;而平和南胜窑则大量烧制青花瓷,后名为“克拉克瓷”,曾经远销欧洲。

“由月港输出的漳州窑瓷器等中国商品,换回了当时占世界50%以上的白银等外国商品。”由月港兴起,大量的“番银”源源不断涌入,西班牙块币、荷兰铸币……来自各个国家的银币,在闽南漳州地区流通,也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中国的白银时代。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闽南 大都会 月港 小苏杭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