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在漳州探寻朱子文化

zz.fjsen.com  2014-11-04 18:44:01   来源:香港商报  我来说两句

朱熹体恤民瘼,他主张「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于省赋」,因此极力蠲减赋税,「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轻总经制钱四百万」,随后又奏罢「科茶钱」。漳郡濒海产盐,原无官卖,官府为弥补费用,改为「官卖」,按月「抑配」,吏役乘机敲剥,甚至「盐不时给,徒责要钱」,朱熹果断废除了害民的官盐买卖。漳郡因土地兼并,田税不均,郡民陷入困境,这也是朱熹深为不安的大事,他为此上书朝廷要求「行经界」,以解决土地兼并与田税不均的矛盾。遗憾的是,等到皇上诏准此请求时已到春忙季节,打量经界,有碍农事,后又因朱熹离任,行经界终未能实现。

朱熹知漳,知郡人高登刚正不阿,力主抗金,奏劾奸党,屡被诬陷。他上书《乞褒录高登状》,竭力陈情昭雪。郡人念高登刚正忠烈,建高东溪祠。朱熹亲自撰写「高东溪先生祠记」,赞扬他「学博行高,议论慷慨」,毕生都是「忠臣孝子之言,舍生取义之意」,「陈本指斥寻谀不遗余力」,可谓「一世之人豪」,由此可见朱熹的高尚气节和抗金立场。

大兴教化树新风

南宋时期,漳州号称「佛国」,有寺庙600多所。许多男女聚集寺庙为「传经会」,女不嫁遁入空门。众多庙宇,各有拜神之礼,逐月有迎神之会,竞相谢神作淫戏,造成郡民荒废本业,迷于应酬嬉玩。寺庙有的以「劝缘」、「修庙」为名,有的假王公、佛爷之号,岁敛钱数十万。朱熹认为这是「俗未知礼」造成的,故先后布颁《谕俗文》、《晓谕居丧持服教》、《劝女道还俗教》等告示。

朱熹革除嫁娶丧葬陋俗,大力整肃铺张浪费之风,还劝谕大家要「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宗姻,周恤邻里。各修本业,莫作奸盗,莫相论诉,莫纵饮赌博,莫相斗打架,不得宰杀耕牛」。朱熹的教化与厉治改变了漳郡陋俗,后人说「自晦翁过化以来,民知婚丧祭祀之礼,士习尧舜周孔之学,天下称之」。

朱熹知漳,把「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作为改变漳郡「俗未知礼」的方略,提出「身修家齐,风俗严整,人心和平,万物顺治,隆及后世」的要求。为办好学校,他牒延黄樵仲、朱飞卿、陈淳、杨士训、林易简、施允寿、石洪庆、李唐谘等8位「耆儒入学表率」。朱熹本人则定期赴校视事讲学,「每五天一诣学,为诸生讲说」,「每旬之二日必领学官下州学,六日下县学」。学校不但习文,还有习武,所创「受成斋」,就是「教养武生员,练习骑射」。

朱熹还公开讲学,至今白云岩尚留朱熹解经的遗址,有石碑刻「紫阳夫子解经处」。据传,朱文公在书院里讲四书五经的《诚意》章时,学子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坐在草地上,一位漳浦学子来得迟了,就随便在入口处坐下听讲。朱文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讲得非常贴切生动,可是由于距离太远听不清晰,这位学子便不自觉地挪动着位置,最后竟是浑然不知地坐在了一块石头上,直到朱子授课完毕才发现那石头后面是一道万丈深渊。

1  2  3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香港商报 漳州 探寻 朱子文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