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南胜窑:承载克拉克瓷的辉煌记忆

zz.fjsen.com  2015-06-04 10:52:43  郑长辉 雷光美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克拉克瓷造型别致。

B 兴也月港,衰也月港

平和县,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建县500多年,盛产蜜柚和茶叶,却从未听说过这里有过生产瓷器的历史。

没有制瓷传统的平和为什么能够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外销瓷器生产基地?

“一是与景德镇的渊源,二是漳州月港兴起。两者对平和制瓷业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杨征说,据《平和县志》记载,1513年,平和芦溪等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时任地方军事长官的王阳明率部平定农民起义后,为安定地方,选留随军兵众。王阳明所部多来自江西,其中不乏陶瓷方面的能工巧匠。

此后,共有13位江西籍人士主政平和。时值明代著名的海外交通贸易中心——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十分繁荣,瓷器又是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为造福百姓、获取厚利,这些主政知县赋予瓷业优惠的税收政策,组织民间生产烧制。

另外,明代后期,景德镇制瓷业出现了原料危机,窑工暴力抗争及灾疫流行等原因,造成景德镇外销瓷产量的大幅减少,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于是,福建沿海应运而生了许多民窑,平和县制瓷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

“当时,走水路,从五寨、南胜至漳州月港,仅需要一天航程。”杨征说,当时以南胜窑址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民窑,地处漳州九龙江支流上游,临溪依山而建,从平和花山溪顺流而下,可直达月港。平和生产的瓷器也源源不断地从月港远销至世界各国。

当时的月港与南洋各国、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的贸易往来,景象空前繁荣。南胜窑所生产的瓷器正是通过月港畅销世界,刺激了平和窑业的扩大生产,出现“十里窑烟”的空前景况。

然而,到17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海寇乱横行,月港的海上交通航线被破坏。“洋船多被劫掠,月港洋市乃趋衰落。”随着月港海上贸易的停顿,平和制瓷业也因此受累日现颓势。至清朝初期,清廷实施“迁界”和“海禁”政策,迫使平和制瓷业走到了尽头。由此,曾经声名远扬的南胜窑瓷器在海内外基本销声匿迹,带给后人一连串遥远而美丽的遐想。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南胜窑 克拉克瓷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