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成新宠 安全隐患不能忽视

zz.fjsen.com  2016-01-06 09:33:11  陈晓云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片)

看电影购票可以手机支付,吃饭可以手机支付,逛街买衣服可以手机支付信用卡埋单,伴随着消费迈入移动支付时代,手机支付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首选”。但手机支付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手机绑定银行卡,钱被盗走的消息层出不穷。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千万不要把身份证、银行卡放在一起;如果丢失的手机微信已绑定银行卡,在挂失时必须解除与银行卡、支付宝的绑定,否则隐患仍存。

手机支付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前阵子,80后雅惠到店里给孩子买布丁,付钱时发现忘记带钱包了,正要退货时店主说可以加他们的微信转账,“现在买东西都不用带钱包,只要手机带着就可以了。” 雅惠感慨地说。此后,雅惠注意到,手机支付还能得到一些购买优惠,一些商家经常会有活动,比如关注公众号可以获得优惠券,用手机支付可以打九折,而且可以用手机支付的消费类型越来越多,订餐、手机充值,乘车等。“微信里转账后,里面的钱可以直接体现,很方便。” 雅惠说,如今,她出门购物手机支付是她的首选。

据中国银联发布的2015年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报告显示,82%的人都用过手机支付,占比远高于快捷支付、网银支付等,在个人网上消费总额中,手机支付占比今年首次超过一半,达51%。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年轻群体更多选择手机终端支付,微信钱包、支付宝最为常用。主要支付方式分三种:一种是商家用扫码枪来扫消费者手机上的付款码,一种是消费者用手机扫商家的二维码,还有一种就是互加微信或支付宝好友转账。“‘滴’扫一下二维码,就可在网上支付,”在一家西餐厅的收银台前,市民王先生瞬间就完成了付款。“方便快捷,而且不用找零钱,每次来这边吃我都是这样付款的。”王先生称赞说。

手机支付隐患问题日益凸显

手机支付虽然快捷方便,但安全隐患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漳州市民在使用手机支付时,除了设置支付密码、指纹付款之外,他们表示平时使用手机时并没有在意还会存在什么风险,安全防范意识较低。

很多市民使用手机支付时,为了方便,对手机本身以及相关的服务都没有进行过多的安全设置,如手机支付密码与手机解屏锁密码相同,账户名是自己的名字拼音与生日。电脑技术员黄哲告诉记者说:“微信绑定银行卡后,只要输入六位数字密码,很多人为了好记,设置密码很简单,很容易被破解。”一旦手机被盗或丢失,与手机绑定支付账号余额或银行卡里的钱,很容易被人转走。

很多人喜欢把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随身携带。记者了解到,如果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一起丢失,就等于给不法分子开了盗取钱款的大门。“如果手机绑定银行卡,不法分子通过微信进入支付管理界面,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找回支付密码,成功把卡里的钱转账至他人银行卡。”黄哲说, “所以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千万不能一起丢失,因为市民不用微信时,微信也是以登录状态挂在线上的,不法分子通常不用知道微信密码,就可点开直接登录操作。”他说,用这种办法,不光能把手机绑定的微信红包、银行卡盗刷一空,还能把绑定的支付宝等虚拟支付账号里面的钱转光。

手机支付如何安全使用?

现今因为手机支付而产生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不少网友都开始重视起自己手机支付端的安全问题,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手机支付应该怎么用,才能保证我们的财产安全呢?

业内人士表示,首先应尽量选择有更多安全保障的支付方式。比如网上支付时,最好选择需要输入短信验证码的交易方式,与社交账号绑定的银行卡也尽量不要绑定大额的银行卡、信用卡;网上支付时单独设立账户,并设定支付限额;大额支付最好开启短信验证功能。设置密码时,要避免登录密码、支付密码与手机解屏密码相同,尽量不要用自己名字的拼音缩写、生日、身份证后六位号数等简单明显的数字作为密码。在设定交易额度时,要根据平时的交易情况设定,不要将交易额度设置得太大。

另外,市民要记住一条万年不变的有效真理,就是身份证、银行卡千万不能放在一起,以免同时丢失,后患无穷。手机丢失后立即挂失,同时一定要记得解除与微信、支付宝等虚拟支付软件的绑定。使用网上支付,尽量多设置几道屏障,如开机密码、SIM卡锁定密码和屏幕锁等,即使手机被盗或丢失,不法分子也难进入微信。

此外,手机支付的隐患并不是只有在支付时才会产生,在平时使用手机时,也要安装正版手机软件,收到短信不要随意打开,一旦手机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向运营商报失,同时向银行挂失,第一时间冻结账户。临近年关,记者在此提醒,平时使用手机支付时,都要多一个心眼,避免产生财产损失。(记者 陈晓云)

  • 责任编辑:林育煜   标签:手机支付 新宠 安全隐患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