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原村的十年变迁

zz.fjsen.com  2016-01-20 15:42:48  张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珪后村叶文龙故居

东南网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林少波 陈亚辉 文/图 )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是漳州一个典型的沿海平原村庄,近10年来,小农生产不再是主流,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输出,当地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是,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老去,老农人的土地情结让他们希望重归故里,发展规模农业,再造一方乡土。

A

劳力转移的效应

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58岁的叶长兴便结束了一年的打工生活,从缅甸回到长泰县沿溪镇珪后村老家,忙着置办年货。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叶长兴都在给工厂打工。两年前,厦门一家农企到缅甸投资建厂,叶长兴便跟着前去“种蘑菇”。“每天工资500多元呢,干一个月休息一个月。”他说,10年来,外出务工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不再种田,家里盖了新房。

叶高发是珪后村党支部书记,他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2005年,农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10年后,这个数字仅为30%。”他说,改变首先源自劳动力转移。

对此,村民叶林清深有感触。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珪后村家家户户种植水稻和烟叶,并在山地大规模种植芦柑、荔枝、龙眼等果树。“上世纪90年代,种荔枝效益好,一斤能卖数元。”当时,叶林清在山上种了200多株芦柑和200多株荔枝,年收入近8万元,是有名的万元户。

好景不长。1996年以后,荔枝和龙眼价格大跳水,珪后村的果树逐渐无人问津。这时,叶林清也跟随潮流,在自家2.7亩的承包地上,改种蔬菜。只不过,小规模种植,并未给他带来多大效益。“人均耕地才1亩左右,只够自给自足,少有外销。”

2000年左右,部分穷则思变的村民试水生猪养殖,并在几年后掀起了一阵养猪热。最多的时候,全村有600多户养猪户。不过,这些养殖户在后来的生猪整治中,全军覆没。

更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淘金。“一开始,村民到县外工厂打工。”叶高发表示,近年来,随着长泰本土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长泰经济开发区、沿溪镇工业区的落成,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本县就近务工。2005年时,珪后村外出劳动力近千人,占比43%;10年后,劳动力转移规模已超过60%。

当外出务工成为谋生的主要方式,农业便逐渐退居二线。“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家里的地,要么由老人耕种,要么转包给村里的大户。”叶林清说。66岁的叶林清已赋闲在家。儿子在村里当医生,儿媳则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县里的工厂打工,家庭年收入近7万元。而他家中的近3亩土地,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转包出去。

劳动力转移,让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珪后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时的4200元,涨到如今的近1.5万元。更为直观的表现是汽车保有量和新建住房数量的增加。10年前,全村小汽车就两辆,现在,70%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95%的农户住进了小洋楼。

B

土地流转的障碍

外出务工改变了不少村民的生活,但现在有些人依然希望能重拾农业。

叶长兴就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称在外打“老鼠工”,一年收入三四万元。他的儿子在镇上的工厂上班,月入3000多元。妻子和儿媳则在家照顾孩子,并打理1.2亩薄田。“一季种花生,用来榨油;一季种水稻,自己吃,谈不上效益。”叶长兴说。

虽然收入还过得去,但叶长兴一直有个愿望——回归农业。一方面,源自老农人的土地情结;另一方面,则因为他坚信“农业还是有奔头的”。

原来,早在1999年,叶长兴便接触到现代农业。当年,一家台资企业在沿溪镇承包了15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水果番茄和西芹。叶长兴被聘为管理人员。此后的10年间,他又先后供职于多家大型农企。这段经历,让他见识到了农业规模化的潜力。“发展农业,小打小闹赚不了钱,规模上去了,效益才会显现。”58岁的叶长兴说,自己一直期待能够成为种植大户,通过本业致富。

叶高发告诉记者,在珪后村,不乏叶长兴这样有志于发展规模农业的农民。不过,土地流转难钳制了他们的梦想。“全村算得上种植大户的不过10多户,且种植规模大多不到20亩,与真正意义上的种植大户相去甚远。”

“珪后村的土地大多分散不连片,小农户各自为政,大部分农民观念落后,土地流转意愿低,宁可守着不出效益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愿把土地流转给更有能力的人。”叶长兴坦言,自己曾想过把自家的土地转包出去。但由于边上的农户不同意,始终无法成行。正因如此,去年,叶长兴在漳州诏安承包了200亩土地,用于种植玉米。不过,由于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最终血本无归。如今,他的期待是,国家政策能够进一步破除土地流转障碍,让更多有志于回流的农民,有条件在农村施展拳脚。

除了土地流转难,叶长兴对农民贷款难也颇有微词。几年前,他打算在本村发展大棚葡萄种植,却在申请贷款时吃瘪。“银行方面说放贷可以,但必须先给大棚拍个照,作为放贷依据。如果有钱盖大棚,还需要银行贷款做什么?”叶长兴苦笑着说道。

C

再造乡土的愿景

农村如何转型?这个问题同样让叶高发感到头疼。

他的思路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既然土地流转难度大,不如通过增加单亩产量,提高农业效益。”按照叶高发的规划,未来村里将要引入设施农业,引导农民进行大棚种植,以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大棚种蔬菜,一户10亩地,一年也能有好几万的收入。”他说。

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珪后村发展的另一方向。“珪后村有近30座古民居、10座庵庙宫亭、23座楼寨桥堡、11座古墓,还有两棵唐代古樟树和随处可见的水井、牌匾、名人字画,件件是宝。”叶高发说,珪后村短短500多米的村道旁,完整地保存着唐代庙宇普济岩、宋代宗祠追远堂、明代抗倭遗址磐鸿楼、民国建筑叶文龙故居,文化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富。

因此,从去年开始,珪后村启动了旧村改造和古民居保护工程。“我们希望打造一条集闽南建筑、民俗活动、名人传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线路。”叶高发表示,珪后村已计划投入600万元建设长泰首个乡情馆、大学厝风水池、赠公祠景观池等工程。其中,在建的乡愁馆,通过收集村民家中的老物件进行陈列展出,展现古村发展的历史变革。“乡村游发展起来后,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流乡土。”叶长兴充满期待。

记者手记

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一到暑假,珪后村古民居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东南网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农村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刻地改变着农村传统格局。在珪后村,我们可以从其变迁史中看到,农民正慢慢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身份逐渐模糊,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最重要的是,农民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然而,推土机轰鸣,农民上楼,劳动力外流,不该是农村发展的全部。回望农村30年发展路径的同时,我们也是时候重新审视当下农村现状,并考虑如何再造乡土,建设更加具有活力的新农村了。譬如,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诸多制度性障碍。大量有志于成为新型农民的创业者,面临着土地流转困难、无地可种的尴尬。其背后既有农民观念滞后的原因,也有制度建设不足的因素。土地确权推进、土地流转平台建设,都显得刻不容缓。制度的创新与进步,将是农村发展的最大动力。

当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已经有大量的有识之士为新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构建蓝图。以珪后村为例,有别于传统大兴土木的发展观念,当地早已意识到了留住乡愁的重要性,正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乡村文化旅游将成为珪后村新的发展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 责任编辑:林育煜     标签:平原村 十年变迁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