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援藏干部:架起与边坝人民的“连心桥”

zz.fjsen.com  2018-03-19 09:04:2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走进西藏最“寂寞”的县城,架起与边坝群众的“连心桥”——高原上的漳州“温度”

边坝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地处西藏东北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平均海拔高度为4000米,东距昌都市市区480余公里,被称为西藏最“寂寞”的县城之一。

2016年7月14日,福建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抵达边坝县开展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一年多来,工作队致力于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深入实地调研,积极推动闽藏两地互动交流和援助项目建设,为边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架起漳州人民与边坝人民的“连心桥”。

如今,当地的老百姓亲切称呼漳州援藏干部们为“仁波切”,意为“珍宝”。这是藏族信教群众最为推崇的尊称,也是对援藏干部的辛勤付出给予最大的肯定。

实地调研 保障“精准”帮扶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按照中央部署,福建省此次对口援助由林芝市调整到昌都市,漳州对口援建地调整为昌都市边坝县。作为第一批到边坝县开展对口支援的干部,为了能第一时间了解边坝县县情,抵达边坝后,援藏干部们一边努力克服适应高原反应和恶劣天气等困难,一边马不停蹄奔赴县域各乡镇开展实地调研。

边坝县山高谷深、河流密布,从县区到个别乡镇最远的达4到5小时的车程,不仅要实地走访,还要及时撰写调研报告、制定工作方案。援藏干部们白天走、晚上写,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边坝县9个乡镇的情况“摸底”,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边坝县社会经济发展、地理环境、资源状况、民风民俗等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援藏工作目标,完善援藏工作规划。

“实地调研虽然辛苦,但成效明显,进藏几个月后,队员们体重平均下降了10斤,但是没有一人畏难,没有一句抱怨,大家心里都有一股劲,一定要不辱使命。”福建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领队叶毓说。

深入了解,意味着为“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调研工作结束后,针对漳州与边坝县实际发展情况,援藏队因地制宜、取长补短,组织开展两地的技术帮扶、挂职锻炼和跟岗学习等活动。先后组织漳州、龙岩两地技术人才8人次到边坝县开展包虫病筛查、不动产权登记工作辅导以及藏药材分类指导等技术支援,同时组织边坝县6批42人次干部及专业人才到漳州挂职、跟岗学习。

援藏干部们还积极促成龙文区政府与拉孜乡政府、芗城区政府与尼木乡政府的对口帮扶,率先启动县(市、区)对口帮扶乡镇的模式。以此为基础,与9个边坝县县直部门、寺庙管委会达成结对帮扶共建协议,建立了两地县直职能部门互帮互助机制。同时,积极促成漳州市律师协会与边坝县政府就法律援藏工作签订了《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开启了法律援藏新篇章。

“跨越千山万水的心手相牵,重点是技术,落脚点是人才。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人才,留下一批先进理念和模式,这是我们的主要思路。”援藏队员方响宏说。

援藏队积极创新理念,率先启动了企业对接帮扶贫困村的援助新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对口帮扶领域。促成厦门云霄商会对接帮扶边坝县贫困村,商会当年就为贫困村提供20万元援助资金。据统计,2017年,援藏队共争取并到位漳州、龙岩两市规划外援助资金1805万元。

因地施策 推进“智力”援藏

援藏先援智。依托支援地大后方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平台,援藏队不断创新和拓展对口支援的形式和内涵,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突破口,坚持“输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积极探索智力援藏的新途径。

藏贝母生长于西藏高原的高山草地,是一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解郁散结的名贵中药材。边坝地区的藏贝母野地生长,品质优良,却由于销路不畅、缺乏产业支撑等原因一直价格低迷。

去年7月,漳州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随福建省代表团赴西藏昌都考察,经援藏干部牵线,与边坝县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即从边坝采购药材,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相关指导,目前已完成首批中药材的采购合作,有效带动当地中医药产业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原来边坝的藏贝母每斤大概800元左右,通过推介带动,现在已经涨价到每斤15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接给边坝带来了中药材产业的相关专业技术,变‘输血’为‘造血’。”援藏干部林晓宇说。

高原的青草绿了又绿,援藏事业也是节节攀高。今年3月,投资2500万元的集科研、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智慧农业园将开工投建,这是援藏队采取三方合作模式引进的一个现代农业项目,为边坝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成功的项目能增强边坝县发展产业的信心,拓宽发展产业的思路,完善推进产业的规划和方案,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叶毓说。

随着“智力援藏”理念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福建“6·18”“9·8”等各类招商平台和各级商会、企业优势,援藏队积极推动边坝向福建以及海内外地区走出去,加强产业对接,努力策划生成招商项目。2017年,边坝县新引进注册公司6家,涉及高原原生态食品加工、旅游、水电开发、现代农业养殖等领域,注册资金8600万元,计划总投资超3亿元。此外,援藏队充分利用边坝党政团回访福建契机,拜访企业和各地商会,形成良好招商梯次,目前正在与厦门都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进行洽谈工作,招商势头强劲,有力提升了边坝发展内生动力。

以心暖心 力促“民生”改善

援藏工作的深入开展、援藏人员的无私奉献,让边坝县日新月异。

边坝县医院完成底板基础工程;拉孜村、拥村的福建新村完成主体工程;拉孜乡小康扶贫示范村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和招投标,进入实施阶段;拉孜乡过查村“雄扎拉驿站”、拉孜乡和尼木乡政府“四小工程”建设及派出所阳光暖房建成投用……

而这些,仅仅是援藏队全力促进边坝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一年多来,援藏工作队以服务民生为主线,在努力增进群众福祉上下功夫,取得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提得起。

为解决当地村民饮用水问题,援藏队积极规划,引进投资3800万元开展县城第二水厂工程建设。同时,组织实施乡镇安全饮用水工程,前期已投入部分资金帮助马武乡、马秀乡、热玉乡、拉孜乡等乡镇解决了当地饮用水安全问题。“雁过留声,援藏队的每位同志都抱着‘来了总要留下点什么’的想法,虽然一路坎坷,但给当地群众带来的‘福祉’确是实实在在的。”援藏队员施文永说。

帮困扶贫,以心暖心。援藏队全体人员每人都挂钩一户以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经常主动上门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冬令物资等。积极争取福建莆田红十字会、厦门云霄商会、厦门天特实业等资助,争取帮扶物资鞋子14000双、衣服250套、书籍5000余册及办公设备等,价值300余万元。同时,联合左贡县援藏队走进昌都市第一福利院开展“献爱心”捐赠活动,两县共同资助建设阳光洗衣房,并捐赠了3万元生活用品。

“援藏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已和当地藏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下乡时,常有村里的书记或村民专程赶来和我们见面,聊一聊生活和工作。”援藏队员刘秋松说。

此外,援藏队还充分整合福建援藏医生、广东中山医院技术支援以及国家医疗队的帮扶等资源,组织开展医学知识培训、乡镇巡回义诊、中医理疗义诊、建立远程医疗平台、疾病筛查等一系列活动。全年累计接诊(含义诊)病人0.8万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6万多元,为当地百姓的健康撑起了一把厚实的“保护伞”。

任他山重兼水阔,难阻边坝漳州情。漳州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全体同志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团结协作,敢于创新,努力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为藏区百姓的幸福而不懈奋斗。(记者冯思佳)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