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桥头村 从革命老区到“富美村”

zz.fjsen.com  2018-12-11 16:41:3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山高路远、林密村穷,曾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云霄县和平乡桥头村的基本特征。红军长征后,这里作为开辟乌山革命根据地的“桥头堡”,打响了挺进乌山第一枪。70多年前,这里打赢了一场伏击战,70多年后,一场脱贫攻坚的战斗正在这里打响。提升名气、聚集人气、增加财气,桥头村在这场战役中脱胎换骨,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名村,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和平乡桥头村的生态旅游集散中心里,有一户农家饭店生意总是特别火爆,这里提供的乌山富硒野菜、土鸡、番鸭等,爽口清新,深得游客喜爱。来乌山旅游,吃桥头村的富硒蔬菜,再买上一些村民自酿的米酒和晒制的山货,成了游客们红色之旅的标配。

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张国鑫告诉我们,富硒高山蔬菜产业是桥头村的独特优势,也是改变村民生活的新希望。

桥头村平均海拔700米,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是发展高山富硒蔬菜的好地方。为了实现大规模种植,村里通过引办金顶果蔬有限公司、“乌山村”家庭农场,共流转闲置土地200亩,发展种植富硒高山果蔬,吸纳本地劳动力40余人,有效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企业、农场示范带动,村民逐步走上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乌山村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德连说:“现在(这里)将近有100亩土地。还有就是我们的产品,已经发到了厦门,漳州也发了不少。每年收入大概50万左右。”

家庭农场和专卖点的创办,促进了富硒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去年,全村富硒蔬菜销售60万元,收益20多万元。

罗明娇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病弱的丈夫和两个正在求学的孩子曾经让这个家庭入不敷出。而现在她是“乌山村”家庭农场的一员,在这里工作后她每月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村里的书记和村长有照顾我,叫我来这边打工,一天赚90块,总平均一个月可能赚两千多块。这样子也对我帮助很大很好,我家里来这边打工很近,我也可以照顾我家里的人,小孩子在读书,这样子比较方便。”罗明娇说。

像罗明娇一样受雇于农场的贫困户还有8人,其他村民则通过在家庭农场打工或入股获得收入。

吴德连说:“通过土地流转我们解决了当地贫困户的就业问题,现在固定的有8个贫困户在我们这边打工,工资按天计算,每天90元。”

桥头村的脱贫攻坚战,不仅打响了产业扶贫的第一枪,基础设施的改变也在同时展开。桥头村属于贫困村,这两年村里申请了各级资金近千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

张风文是桥头村的枇杷种植户,家里有10多亩的枇杷,往年一到枇杷成熟的季节,他就苦恼不已——那条泥泞不平的出村道路,使得娇嫩的枇杷在运输途中伤痕累累,卖不出好价钱。

现在,随着3.5公里村道的水泥硬化,在枇杷成熟季时,桥头村客似云来,早熟的高山富硒甜美枇杷总是能卖出高价、供不应求。张风文家的300多棵枇杷树现在年可创收近10多万,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张风文表示:“前几年,枇杷不好卖,交通不方便,设施不好,挑到山下去卖,卖的价格不好。这几年来,交通好了,外商客户都直接到这里来收购,卖的价格很好,起初有枇杷的时候都是二十几块,最好价格的时候可以卖到三十块左右。”

为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村里疏通了4.5公里河道,完善灌溉和排涝功能;在村主干道沿线安装LED智能路灯,改造桥头希望小学,就学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拆除旱厕、猪圈、鸡舍,清理垃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张国鑫介绍:“我们是省级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3824,到2017年底,我们村民人均纯收入一万两千八,现在稳定脱贫。之前我们的村财收入是0,我们村财现在每年近14万。以前我们村里面有9户29人贫困户,在2017年底全部脱贫,现在贫困户收入已经达到八九千块,全部脱贫。”

随着乌山景区旅游的发展,桥头村也积极融入乌山旅游圈,被确定为“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4年村里引进了凤顶生态旅游公司,在当地经营4千多亩的富硒茶园,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还出资帮助村里硬化道路。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看中的不仅是茶园的建设,而是未来广阔的旅游业市场。(吴毓桑 朱淮杰 黄小玲)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