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zz.fjsen.com  2021-09-11 13:25:0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

——漳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厚植为民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二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持续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和“六比一看”竞赛,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如今,在龙江大地,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办好事,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检验着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解决,一桩桩民生实事勾勒了“幸福漳州”的模样,写下了“学史力行”的生动注脚。

坚持以上率下一体纵深推进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仅是锤炼党员干部履职为民的“磨刀石”,也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

一段时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带头研究落实方案,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下基层听意见,带头出实招办实事。各级党委(党组)班子迅速跟进、步调一致,形成一级带一级、上下齐心协力的良好格局。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保障。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生活品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台胞台企、数字赋能增效、生态环境建设和基层治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全市各地各部门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重点梳理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

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共开设征集意见渠道355个,征集意见上千条;漳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21.87万件,办结20.71万件,办结率94.7%。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8594个,已完成6400个,完成率达74.47%。全市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挂钩办实事项目数1522个,其中,市四套班子成员牵头挂钩“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80个,各县(区)四套班子成员牵头挂钩项目556个。

此外,以漳州“五种精神”为引领,尤其是以“时代楷模—漳州110”为榜样,深入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1599个,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伍1907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

立足主责主业聚力重点工作

同心同向,接续奋斗。各地各部门立足行业实际和主责主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践行“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纷纷用行动给出答案。

持续升级“妈妈式”服务,立足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扎实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把我市1263家重点企业列为挂钩帮扶企业。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垂范、亲力亲为,建立干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共收集企业需协调解决问题47个,9个已解决,38个正在加紧推进;市领导每月召开一场企业家座谈会,共收集问题57个,已协调解决21个,有效化解企业政策兑现、企业用工、外贸出口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护企110”智慧管理智慧平台建设,排查化解各类安全隐患468起,处置各类事件136件,参与调解案件209起;对全市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已返还760家企业,金额1130多万元。

持续深化漳台融合发展,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先行先试,持续做好“通”“惠”“情”文章,落细落实惠台政策,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深化对台产业合作,服务好台胞台企。一是加强惠企金融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台企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政策、台胞台商金融信用证书试点政策全覆盖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强对漳州市台胞台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我市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台胞台企,54家持证台企共获得金融机构授信56.1亿元。二是拓宽台青就业渠道。成立漳州市众创空间孵化器联盟,搭建聚集要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实体公益平台,打造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创新创造首发站。开展台湾青年定向招聘,今年来,全市企事业单位面向台湾青年提供330个岗位。三是深化漳台民间交流。努力克服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影响,持续完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各具特色的“小而精”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加深相互理解,增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今年来,全市累计开展漳台交流活动39场次。四是设立医保服务“专窗”。市医保局专门在全市设立15个“台港澳医保服务窗口”,指定专人负责,为在漳工作、居住生活的台港澳同胞提供“一站式”医保服务。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346名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实现科技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创业和技术服务领域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开展“机关联动乡村、党建引领振兴”行动,组织市直100个基层党组织与我市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线路所覆盖的94个行政村挂钩;全市实施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项目457个,累计完成投资5.15亿元;开展21283栋农村裸房整治,完工19471栋,完成率92%;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46公里,完成危病桥维护与改造16座,直接受益人口41.56万人;长泰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被全国推广。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实施九龙江流域、八尺门海域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综合治理河长56公里,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9万亩;完成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和污水管道共计184.23公里;开展“静夜守护”城市夜间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城市夜间声环境质量;新增新能源公交车66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1260辆,纯电动网约出租车2105辆。新增口袋公园31个、公园绿地面积924.5亩,进一步满足群众“全龄休闲”需求。

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推动建立信访评理室,全市开展信访评理1764次,推动化解各类问题1676件;建立“构建全息合成作战体系快速为群众追赃挽损”工作机制,有效提高打击犯罪效率,挽损率达83%;出台精准反诈骗预警劝阻工作机制,日均当面劝阻、宣传教育群众8300多人次,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近1亿元,返还受骗资金3500多万元。

聚焦群众关切破解“急难愁盼”

“民生”无小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民生靶向,漳州紧紧抓住教育、医疗、住房、办证等群众及企业关切,把一桩桩实事办到群众及企业的心坎上,让为民办实事“走实”又“走心”。

——聚焦教育方面,全市新建(含改扩建、小区配建)21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4600个,新建、续建中小学项目85个,新增8000个义务教育学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覆盖面达100%。

——聚焦医疗方面,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35.7万人次,其中全程接种364.5万人,接种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谋划实施38个医疗资源扩容项目,计划投资26.48亿元。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漳州市医院成立全市首个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便民就医服务。

——聚焦就业方面,实施援企稳岗行动,强化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组织开展149场招聘活动,职业技能培训4.18万人次,安排1.68亿元支持企业稳岗稳工;助力应届毕业生实习工作,共征集3767个岗位,确认上岗实习1149人次。

——聚焦住房方面,今年全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1个,共计10625套,已开工建设项目10个共9160套,已建成2371套;对芗城区38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改造惠及居民约1.5万户。

——聚焦停车方面,搭建全市统一的“漳州智慧停车”系统,增加市区停车位3819个,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与此同时,漳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系列创新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为群众解绊、为企业解忧。全市政务服务便民化、审批服务效率、便民服务效能等指标全省第一,非常满意率达99.98%、居全省第一。

在全国首创企业开办银行“秒开户”,推出“企业+N秒办”,已有11家银行入驻平台,2283家企业通过平台便捷开户;在全国率先出台特殊类别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开办“1天+0成本”改革。集中96个部门推行“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章审批、超时默认、默认追责”的审批服务制度。汇聚41家市直部门共12.9亿条数据,通过“网上办”“自助办”“N秒办”等方式,完成1300万条电子证照数据,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减少纸质材料137万份。推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对前来办事的百姓不能简单直接地说“不行”。推行商品房项目“交房(地)即交证”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工作;放开落户条件,实现落户“零门槛”等一系列惠民惠企措施,得到群众纷纷点赞。

……

“民生”二字的分量,持续加码。下一步,漳州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切实把群众、企业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作为推进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持续深入推进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闽南日报记者 吴静芳)

  • 责任编辑:马伊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