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厝营造:用闽南元素赋能乡村建设

zz.fjsen.com  2016-06-15 09:45:39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挨家挨户收集来的旧瓦片。

古法建造唤起更多记忆

民宿往来庄,是大厝营造计划的第一个实践项目。邵龙泰希望,能够在家乡的青山间、绿水旁,遵循古法,建造一座新闽南大厝。这并非易事。即使是建筑专业出身的大厝营造团队,也感到棘手。

“闽南传统建筑技艺无现成的理论可循,大多靠民间老匠人口耳相传,而他们大多年事已高。”多番寻找,邵龙泰才请来了村里的老师傅当顾问,连70多岁的老舅舅也亲自上阵。

为了还原闽南红砖古厝的韵味,邵龙泰选择使用旧瓦片。为此,一打听到谁家要拆房子,他便前去高价回收。但并非所有旧瓦片都适合再利用,使用什么炉灶,成了判断依据。

“长期烧蜂窝煤,瓦片一定被严重氧化,内里遭到破坏,质量不行。”邵龙泰说。在砌筑鹅卵石墙时,不少方案为了省工夫,直接在墙体外围贴上一层鹅卵石。但邵龙泰团队严格遵照古法,从河边运来一车车鹅卵石,用砂浆一块块垒成墙,为此多花了数倍时间。

尊重古法并不意味着原样照搬。他们认为,传承闽南建筑工艺,应该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比如,闽南古厝大多明厅暗房,房间基本不开窗户,采光和通风性能差,不适宜现代人居住。”邵龙泰说,古建文化传承,需要考虑现代人的审美与需求。

建造过程中,民间土法也被不断完善。早年闽南建筑使用的土坯,从调配到最终成型,需要数十天的时间。他们多次试验,改进原料配比方案,加入了石灰与白水泥,减少施工周期,且增加了土坯强度。

为了唤起更多集体记忆,他们在房间布局上融入了更多怀旧元素。木梁、条石、燕尾脊、红砖地,往来庄的每一处细节,都保留着闽南古厝精神。

今年4月,往来庄正式对外营业。14个房间中,“六角砖”最受“庄客”们青睐。复古的木床、带有传统花色的床帘、旧时流行在长泰乡村的咸水草扇子,无不带着闽南文化的印记。“以前住在老厝里,一家人挤在一张大床上,床是孩子们的乐园。” 邵龙泰说,不少庄客在“六角砖”找到了儿时的记忆。

 

往来庄富有闽南古厝特色的燕尾脊。

让闽南乡建更富地域个性

往来庄仅仅是大厝营造计划的一部分。他们希望,能够将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当前的乡村建设中,让闽南乡建更富有地域个性,而非“穿衣戴帽”式的标准化建设。

邵龙泰发现,越来越多的乡村建设,正走入误区。“政策大力倡导美丽乡村建设,但不少地方陷入迷茫,不知道怎么建。”几年前,邵龙泰回到后坊村时得知,村里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规划,村庄的建筑将被改造成千篇一律城镇模式。

“乡村建设应该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值得挖掘并传承。”上周,在后坊村所属的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一场内部学习会上,大厝营造学社的成员成为座上宾,邵力中分享了现代乡村民宿的运营与乡村建设的理念。

他认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是闽南乡建不可或缺的性格元素。为了探寻闽南建筑渊源,大厝营造团队曾远赴山西,发现当地两座唐朝建筑佛光寺与南禅寺,其屋顶的坡度、跨度、曲度等建造尺度,与闽南大厝如出一辙。因此,他们得出了结论:闽南古厝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最近,大厝营造学社刚刚为厦门海沧的山后自然村,编制完成了一份乡村民宿发展规划。在这之前,他们走访了当地的传统古厝,调查当地建筑文化与民间习俗,完成了一份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性格的乡建方案。

邵龙泰还计划启动“古厝旧物料银行”项目。“不少闽南古厝正不断被拆除,其中有不少珍贵的瓦片、砖石等构件也被破坏,这些都是稀缺资源,难以通过现代工艺复制,应该得以保护,再利用。”邵龙泰希望,能够通过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尽可能地回收这些建材,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乡村建设当中。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