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白水有一颗传奇的“ 宝珠石” 游子忘不了的乡愁

zz.fjsen.com  2015-05-09 07:43:45  黄章富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5月9日讯(通讯员 林志祥 陈英明 本网记者 黄章富 文/图)在巍峨葱郁玳瑁山下的龙海市白水镇,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山边村,村中有座历史悠久显赫灵感的寺庙叫“山边佛祖庙”。佛祖庙的西面有一座独特的小山丘,在这小山丘顶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卵石,该石成椭圆形,就像一个大鸡蛋放在山顶上,据传在古时会焕发璀璨光芒,当地人们称其为“宝珠石”。

虽卵石的北面缺了一小角,但从远处眺望并未看得出来。该座小山也叫宝珠山。宝珠山与东泗南溪北岸的太江村毛蟹山遥隔相对,宝珠山上的“宝珠石”自古以来在南溪两岸流传着一曲曲神奇动人美丽的故事。美丽的南溪两岸,发源于平和大山,流经漳浦官浔,直奔东泗太江,拐了一大弯道,又流经东园、白水奔入东海。南溪水域是古时浦、澄二地百姓的水路交通要道。

远古相传,东泗太江毛蟹山的形状极像一只蛰伏的毛蟹,弓背凸眼,八足向外曲伸,一对蟹钳抱拢在蟹嘴前,钳壳的表面树木丛生,酷似蟹钳上长出的蟹毛,这只“毛蟹”是个活穴。长期面向南溪,俯视船只,并经常兴风作浪,袭扰过往船只。那时,溪道经常无故出现惊涛骇浪,急流旋涡,船只到此,货沉人亡。因此,附近乡民谈蟹色变。宁愿长途跋涉陆地,也不敢行船水路,给浦、澄二地的乡民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困难。

 

 

相传在唐代时期,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时,有一随从官员叫张赵胡,曾协助陈元光连破闽南十八洞。一天,张赵胡带兵路过港尾亭仔岭,忽见西方的南溪北岸山脉,一团黑气冲天,急忙登高一望,只见山脉隐约起伏蠕动,宛如巨蟹爬行,黑气正从山中冲出;再看南溪河面,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张赵胡心觉蹊跷,策马下山,观望玳瑁山,隔岸一看,正是毛蟹活穴在作怪。张赵胡急忙念动真咒,祭起“五雷神掌”,施法往毛蟹的背峰一击,顿时黑气逐渐消失,溪面上随之风平浪静。

张赵胡犹恐巨蟹复活,就从“百宝囊”中取出一颗“镇妖宝珠”,望空一抛,用手一指,宝珠化成一块巨石,落在毛蟹山对面的山边宝珠山山丘上。巨石与毛蟹山遥相对峙,好随时注意毛蟹的动静,当时,每逢夜幕降临时,这颗巨石就会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芒,一边照耀南溪两岸,是夜间溪面上过往船只的航标灯。一边让耀眼光芒镇住毛蟹,不让其轻举妄动,消除过往船只安全隐患。

但过一段时期,由于毛蟹长年伏地,汲吮天地精华,又受南溪水滋养,致其灵气充足,后来又蠢蠢欲动。一天夜里,毛蟹趁“宝珠石”不注意,便偷偷摸摸地把一支蟹钳伸到对岸来,找到“宝珠石”,朝巨石的北面使劲一剪,结果“宝珠石”被剪掉了一块,此后,“宝珠石”即不见再发光。

毛蟹剪掉了“宝珠石”西面一块,马上被灵感的山边佛祖发现了,佛祖立即登上天庭,禀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立即派出雷、电二神下凡,捉拿作恶多端的毛蟹归案。但毛蟹不但不认错,还负偶顽抗与二神打打杀杀,二神只好将其就地处置。只见二神朝毛蟹背上一击,一树电光,惊天动地,轰地一声,说时迟,那时快,就把毛蟹壳炸开了,随即毛蟹流出红、黄、白三种颜色的液体,据传这是毛蟹的肠、肚和蟹黄。

时至当今,毛蟹山上的红、黄、白色的土壤历历在目;“宝珠石”的西面缺损一角也依然可见。千百年来,“宝珠石”仍然屹立在山边的宝珠山山上,山上方圆土地十分肥沃,林果郁郁葱葱。春天来临之际,山花烂漫,花香四溢,她象征着平安吉祥、和谐安定。给一方山,一方水、一方人们带来了幸福安康、繁荣昌盛!成为一方游子忘不了的一枚乡愁。

家乡那颗美丽的“宝珠石”, 她世世代代守护着一方乡民繁衍生息,见证着当地的历史沧桑、人文地理的变化,铭刻着风雨岁月的斑痕残迹。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龙海 白水 传奇 宝珠石 游子 乡愁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