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身 欣欣向荣

——漳浦县官浔镇打造“花木名镇”纪实

zz.fjsen.com  2016-01-04 10:10:34  刘长乐 曾婷婷 陈利敏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步入“生态官浔,花木名镇”,很容易让人陶醉于良好的环境中 记者 蔡建如 摄

冬日早晨,沿着324国道,时常可见三三两两的骑行者,奋力向前、且行且歌;迎着第一缕阳光,两旁郁郁葱葱的园林里,勤劳的花农们早已忙碌其中,一派生机盎然……这里是漳浦百里花卉走廊官浔段,周边风景如画,车行其中,如行画中;这里是有名的花木之乡,沿线分布着东南花都花博园等一大批现代农业园区,汇集了众多花卉企业及现代农业企业,是远近闻名的绿色生态产业带。

日前,记者一行前往地处漳浦北大门的官浔镇,探访这个凭借花卉苗木产业,叩开幸福之门的花木名镇,从中窥见漳浦绿色发展新思路的一二事。

一次转身 绿色经济繁华似锦

从市区出发,沿着324国道往南走,不多时便到了官浔。远远望去,只见两侧郁郁葱葱,点缀其中的各色花卉姹紫嫣红、煞是好看;步入其中,各种花香木香顿时扑面而来;再往里走,可见整个乡镇街道宽敞整洁、崭新别墅鳞次栉比,还有各式高档小车行驶其间。再加上清澈的潺潺流水、悠闲信步的水牛,不时惊艳飞起的白鹭,一时间,让人仿若步入了诗人笔下那个“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美丽村落。

说起官浔镇,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但若说起一年一度的农博会·花博会,想必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官浔镇,正是历届农博会·花博会举办地东南花都花博园所在地。

此外,该镇还是极富闽南乡土特色的芗剧之乡、花卉之乡,也是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所在乡镇,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

“官浔镇原来主要以种植水稻及一些普通的经济作物为主,百姓经济收入一般。自1999年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以来,当地农民发现了商机,政府部门也积极引导,全镇花卉苗木产业从此蓬勃发展。现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值达到10亿元,种植品种有1000多种,已形成集科研、栽培、市场、基地一条龙的产业化链条。”官浔镇党委书记王任艺告诉记者,一开始,镇里只有几家农户以庭院模式进行相对单一的传统花木种植,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发展,现在已有一大批种植大户,苗木花卉品种来自全国各地,形成了年产值颇为可观的花卉苗木产业。

花木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集体经济,更让村民富了起来。仅2014年为例,全镇人均收入达26000元,花博园所在地溪坂村人均更是高达84000元。

因地制宜 精心打造宜居家园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采访中,记者无时不感受着这句话的涵义。整个官浔镇,不见工业企业及污染项目,有的则是融合于自然山水中的新村建设。房前屋后、前庭后院,栽瓜种菜、有花有草,有畜有果、鸡犬相闻。畅游官浔富美乡村,收获的是处处皆物华,时时有诗篇。

一个绿色的转身,官浔镇人民走进了全新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其实,在整个官浔镇,绿色发展的思想已经根植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该镇始终把环境整治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行列,因地制宜、综合整治、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

王任艺介绍,官浔镇辖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境内主要水体各项指标达到三类标准,区域内噪声达标覆盖率达100%,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的标准;居民生活饮用水,实现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宜居指数可见一斑。

该镇在抓好宜居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了责任管理、全民参与、广泛监督相结合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如历年来该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整治南溪,九龙江南溪防洪堤项目不仅解决了官浔的行洪安全,也成了官浔一道风景线;水葫芦打捞整治,又见清澈南溪水。同时,先后多方筹资10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美化、亮化,完成官浔郊野公园园区7公里、溪坂村4公里及赵厝村环村路等20公里道路硬化及美化、亮化工程。通过道路设施建设,在改善农村环境和条件的同时,带动和促进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同时,完善绿化建设。采取“见缝插针、通墙透绿、拆房建绿”的要求,突出“好看、好种、好管”,先后对重点公共绿地进行绿化建设,新建10个农民公园,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官浔。

不仅如此,该镇还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花卉苗木基地,挖掘文化要素,建设官浔镇郊野公园。该公园除了保留原生态群落,通过精心规划设计,拥有24孝石雕、凉亭、古黄连树、蔡新诗刻、精忠报国石刻、清风轩、三顾茅庐、将军槐、览胜亭等诸多文化景观建设。这个集名贵树木种植展示和传统文化德育基地为一体的绿色园区,既具有自然野趣,又具有健身、休闲、娱乐功能;既让人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又具备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方便等诸多优势。

“互联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立足区域、发挥优势、狠下功夫。除了原有的苗木产业培育,官浔镇更在提质增效上不遗余力,促使全镇花卉苗木产业步入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要做大做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是必由之路。”包含官浔镇在内的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便是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据该园管委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林志刚介绍,目前围绕花卉、果蔬、茶叶、渔业、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六个产业区的规划理念,园区正加速发展。其核心区已形成闽南文化生态走廊黄金地段和休闲观光精品区域,并形成以花卉苗木、食用菌、药用植物等三大产业为先,农业会展、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等紧随其后的新兴产业集群效应区。

除了创新思维,利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也为传统花卉苗木行业带来了崭新机遇和新的发展道路。

记者一行在官浔花卉苗木创业园采访时,正好碰上两辆大卡车将10多株香樟树运到“志勇大树移栽”园区,一问,是从江苏运过来的。正忙着卸货,园区又来了一拨看货的客人。“我们已经跟这家花农合作了十几年了。这里品种齐全丰富,发展空间很大。”从事园林工程工作的王先生来自厦门,他告诉记者,以前来买树种,都要到现场挑选,现在可以在网上先查看,做好计划后直接过来下单就可以了。

受益于行业发展的不仅这一家。溪坂村的马口毅宾花卉配套服务部也是其中之一,他们的网上业务可谓如火如荼。“此前我主要在青青花木、中国园林等网站注册推介,后来自己做了个网站。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对外销售的主要形式了。”说起未来,该企业负责人王毅宾信心十足,现在公司已经拥有八个苗场基地合计300多亩,他还投入了100多亩地,准备做樱花基地。

“互联网+”现在俨然成了官浔花农现在普遍的拓展业务、销售花木的做法。目前该镇花农正在积极运用手机任淘APP,进一步扩大营销渠道。

将传统的花卉苗木生产与观光旅游、历史文化相融合,将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升级转型之路,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正在官浔镇乃至整个漳浦县得到充分体现。(记者 刘长乐 曾婷婷 通讯员 张文艺 蓝智伟)

记者手记

绿色,让生活更美好

要想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一并收入囊中,实属不易。但漳浦县官浔镇的村民却做到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共同存在,幸福生活由此开启。

绿色村庄的建设,绝非表面上的“穿衣戴帽”。多年来,该镇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通过尊重自然条件,依托现有的资源,对生态环境进行连片整治,包括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整治、生活垃圾处理、禽畜养殖整治等。不仅如此,还大力推进新能源普及,推广“村村有公园”,进一步加快绿色村庄的建设。

如今的官浔,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穿梭在各个村口,错落有致的农村别墅随处可见,一座座标准公厕干净整洁,小车在别墅群里穿行而过。一景一物都在诉说着官浔的富足与宜居。

每天清晨,遍布田间的喇叭用音乐陪伴着早起劳作的村民;夜幕降临,激情的广场舞曲在郊野公园响起。官浔之夜的点滴变化,正折射出村民们的美好幸福生活。

在这场“绿色村庄”的行动中,官浔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打破了乡村的寂静,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实现“景美人更美”的华丽蜕变。我们相信,昔日的海丝古埠,今日的花卉名镇将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好未来的每一步,实现全面小康。 (记者 陈利敏)

  • 责任编辑:林育煜     标签:漳浦县 官浔镇 “花木名镇”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